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是福还 | 耗时 21 ms

高瓴资本巨额套现,宁德时代虚火真金?

万亿市值的宁德时代,究竟“虚火”“真金”?业绩:动力电池装机量全球第一 ,储能业务增长7倍宁德时代(CATL)成立于2011年,前身ATL的动力电池事业部。

2021-09-02

锂电设备:生存毁灭

这个时代,最明显的特点只要有钱赚,马上会涌进一大批人抢占市场。与此对应,如果一个企业,想要提高竞争力,最好的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2019-08-19

可再生+储能,“热土”“深坑”?

Hybrid对于中国储能行业来说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模式,最早可追溯到张北一期示范项目,十年弹指一挥间,今天Hybrid发展得如何?这种模式否合理?存在哪些问题?

2020-07-08

阿里联网工程治边稳藏的幸线

中国能源网   作者: 吴文  报载: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的重要论述,最近,迄今为止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输变电工程--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这可以说党中央关心西藏人民的一条光明线

2019-09-24

三元锂电池VS磷酸铁锂电池,二分天下一方独霸?

其中,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绝对主力。

2021-11-24

储能战场,锂电系与光伏系竞争合作?

处于爆发初期的储能业务,尤其市场潜力巨大的光伏侧储能,无论2B大型储能,2C家庭储能,光伏与锂电巨头纷纷进场,作为共同玩家,既竞争对手,又合作伙伴。如何看待这样的竞争与合作?

2021-12-20

颗粒硅进入量产,到底“黑科技”老技术?

那么,硅烷流化床法生产的颗粒硅到底“黑科技”?能否真正替代改良西门子法生产的多晶硅产品呢?

2022-08-23

四问“钠锂”之争:相争共舞?

蹇锡高说,如今锂离子电池产业愈发成熟,可以说“方兴未艾”,而由于新能源汽车等下游行业需求旺盛,锂离子电池的产能在快速提升,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其主流地位难以撼动。二问 为何要“钠”?

2022-12-23

专访晶科能源钱晶:光伏制氢风口浪尖

第二个它够便宜,也就“经济性”,光伏经济性足够,且有下降空间。第三个属性现在大家非常关心的“可持续性”,否足够绿色,所以煤电不行。第四个属性叫“安全性”,所以核电不

2021-07-16

充电几分钟、能跑1000公里……黑科技大忽悠?

“如果某一位说它的车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几分钟充满电,而且特别安全,成本非常低,大家不用相信,因为这不可能的。”

2021-01-19

垃圾发电:蓝海红海?

从后端处理方式来看,我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主要卫生填埋和焚烧两种。

2020-05-26

施耐德电气尹正:碳中和机遇挑战 创新技术关键

社会、企业发展否要付出代价?碳中和对企业而言机遇挑战?这都能源生产和消费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2020-12-16

疯狂洼地?资本打响光伏第三次战役

最高领导的定调,发改委、国务院、地方政府等各个部门的随后跟进,让新能源产业,特别发展更为成熟的光伏产业,一时间成为了各方资本眼中的香饽饽。

2021-10-19

李书要换电,雷军只要快充,两会上的汽车之争

选择快充换电,这一次新的押注,不同于行业发展初期,当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达到350万辆之后,这种选择明显更难了。骑墙者希望兼而有之,少有人孤注一掷。但要跑得最快,往往更需要孤注一掷。

2022-03-09

绿氢“成本比灰氢低”不

2021-05-17 08:17:55 中国石化报灰氢通过化石燃料(例如煤炭)燃烧产生的氢气。这种类型的氢气约占当今全球氢气产量的95%。

2021-07-09

好事坏事?

当然过剩少数后部企业的事情,头部企业市场更加集中,2022年的投标中标集中度就体现了这一点,头部的规模效应导致主机的中标更加厉害。

2023-02-15

年末猜想I——年内装机25GW30GW?

从每天盼“光伏新政”的上半年,到每天等国内装机市场爆发的下半年,一弹指就一年。《仁王经》中云“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转眼沧海变桑田,用在2019年中国光伏产业的年终回顾上格外契合。

2019-11-06

宁德时代杀入车险领域,新能源后市场的机会挑战?

不过作为经纪公司,特斯拉无法销售自己设计的保险产品。此外,吉利汽车、小鹏汽车、广汽集团、上汽集团等企业要么与保险公司合作,要么自己成立保险机构。

2021-11-03

氢能燃料电池产业化,先有鸡先有蛋?

会议现场燃料电池产业化,先有鸡先有蛋?氢燃料电池车可以看作自带氢燃料发电机的电动车,但与电动车充电不同,氢燃料电池车的加氢过程与燃油车的加油过程相似,加一次氢一般需3-5分钟。

2019-09-30

国际风电整机商集体“逆风” 出海冒险机会?

对于战场的偃旗息鼓,有人认为这双方在经历此番消耗战精疲力竭后的妥协,有人猜想这在困难环境中的双方默契的选择了搁置争议。

2023-05-04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