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时评:垃圾分类也是全 | 耗时 27 ms

美国加州:开创性的布式制氢项目已启动

两家公司周二表示,加州的这个项目将美国第一个模块化制氢生产设施;Ways2H在日本有一个项目正在进行中。两家公司表示,他们将为发电和运输行业生产可再生氢燃料,同处理公司提供替代方案。

2020-07-03

成都无害化焚烧发电让生活“放心烧”

近日,笔者来到成都环境集团所属再生能源公司万兴环保发电厂,解密无害化处理与废料再利用过程。

2020-09-09

干湿发电能力大比拼

2019-07-17 13:28:48 看看新闻Knews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只要能从源头做好工作,在末端处置环节,就能进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019-07-17

广东省广州实现原生生活“零填埋”

超过1800万人在这里创造着财富与机遇,同,每天产生超过2万吨生活。然而,凭着国内生活焚烧处理能力排名第一的硬实力,广州悄然实现了原生生活“零填埋”。

2021-10-19

政策利好、需求驱动 我国发电产能密集落地!

2019-06-25 08:52:30 互联网源头,末端焚烧——这实现城市“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的共识。

2019-06-25

重庆立法推行生活管理责任人制度

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日前审议通过《重庆市生活管理条例》,规范生活源头减量、投放、资源化利用及监督管理等工作,其中明确,在市实行生活管理责任人制度。

2021-12-01

日本小镇实施“零”运动

Zero Waste Academy负责制定及资源化利用方案、开展回收利用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并经营町内唯一的站,协助政府实施“零”运动计划。

2019-06-24

25城明确违规投放处罚:北京立法最早 厦门最严

新京报记者梳理国46个重点城市已出台的相关文件发现,上海并非首个对生活进行立法的城市,目前已有9个城市对立法,北京首个立法城市;标准差异不大,46城中,80%以上采取

2019-07-05

“水热魔法”让湿变废为宝

该团队与企业合作建成的第一台连续式水热资源化湿技术装置在浦东投料运行测试成功。最新的立法考验着上海这座国际化都市,高科技如何助力解决中出现的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2019-07-16

焚烧发电厂为何“吃不饱”

焚烧发电厂出现“吃不饱”现象,企业成本倒挂、污染隐患加大,产业发展遇到新问题。

2019-11-19

印尼再对“洋”说不 将送210吨澳回老家

2019-07-10 08:35:04 环球报   作者: 胡浩  据《雅加达报》9日报道,印尼政府宣布,已在该国港口再度查获大量来自澳大利亚的有害,并将会把这些

2019-07-10

千亿焚烧发电潮再度扑来

加之土地供应收缩、大量填埋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等因素,焚烧取代填埋成了多地应对“围城”的主要方式。实际上,“吃不完”的焚烧厂不管,都能从容面对的原因之一。

2019-08-09

厨余每天可发电3万度 解密厦门厨余处理过程

这个过程就像在“淘宝”,从臭烘烘的厨余中“淘”出有利于城市发展的绿色生机。昨日,晨报记者走访厦门市(厨余)处理厂,了解厨余变废为宝的过程。

2019-07-17

一个广州桶生产商的9年

侯进近来常会收到一些朋友的似恭贺。从上海开始,吹向国的热潮将桶生产厂商突然推到了风口。但这不侯进第一次经历这个所谓的风口。

2019-07-22

北京家庭厨余出率已达20.84%

2020年北京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出新步伐。“”等上榜年度舆情热词,反映了北京城市治理加强精治共治法治的特点。

2021-09-17

云南将建32座焚烧发电厂

《专项规划》提出了云南省生活焚烧发电设施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投资估算、保障措施等,将面指导2030年前云南省生活焚烧发电设施建设,计划到2030年底,云南省拟建设生活焚烧发电厂32座

2019-10-17

2025年底北京将实现原生“零填埋”

目前,市上下正积极开展《条例》的宣传和相关的配套准备工作,北京市生活工作行动方案及四个实施办法将于年底前出台。

2019-12-09

焚烧:废墟上的荆棘之花

焚烧之前世今生焚烧工业革命的产物。工业革命肇始于英国,人历史上最早的处理出现在英国。史料记载,1790年英格兰农村城镇人口之比2:1,1831年的数据正好相反。

2019-06-25

海南省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0.3万千瓦 今年前7月发电量同比增长19.26%

预计该项目一期投产后,年可处理生活36.5万吨,每年可提供绿色上网电量1.09亿千瓦,将服务儋州、临高、洋浦经济开发区域及白沙部地区的生活无害化处理需求。

2020-08-31

建筑资源化利用率不高 专家建议完善专项立法

目前地方关于建筑管理的各项法规,主要着眼于对建筑产生过程的管理、处罚及制造者的责任,但对于建筑的资源化利用,都以政策引导为主,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

2020-09-24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