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5 08:11:55 中国科学报 作者: 盛夏 日本电子公司京瓷推出一款住宅储能电池,该电池采用世界首创的半固态锂离子电池架构,能够大大提高电池的经济性
再从Fisker宣称开发充电1分钟行驶500公里的固态电池,到宝马已与SolidPower进行合作开发下一代电动车用固态电池,再到丰田又宣称将在2025年前实现全固态电池的实用化。
当年,Scrosati B.首次报道了一种采用LiI为电解质的固态锂离子一次电池。11年后的1983年,日本东芝开发了一款可实用的Li/TiS2薄膜全固态锂电池。从那以后,固态电池的研究就一直在持续。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黄学杰在谈“下一代动力电池产业化之路”时曾表示,未来动力电池技术,是全固态电池,这是革命性的技术,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希望通过原理创新开发出全固态电池,等下一代600Wh
根据官方公布,LG 新能源的研发突破加快了全固态电池商业化的步伐,其最新研究成果已于 9 月 24 日发表在全球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科学 (Science) 》杂志上。
这些缺点使得人们对固态电池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帮助解决许多环境和安全问题。固态电池采用薄薄一层固体电解质,取代目前锂离子电池中易燃的液体溶液,可以更密集地储存能量。
从涉及企业来看,国际方面,以丰田、日产雷诺、通用等车企都在主导加紧固态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布局,三星SDI、SKI、LG化学、麻省固能、Quantum Scape等电池企业在固态电池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
电动汽车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仍不到10%,仅占全球销量的一小部分,但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已经在投入数十亿美元开发固态电池,这种下一代技术有望拥有更快的充电速度、更好的储能能力和更可靠的安全性。
2021-04-01 08:00:15 电池中国固态电池到底适不适合车用,想必很多人都不会有所怀疑,在媒体近几年对全固态电池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铺天盖地的报道下,固态电池俨然已经成为车用动力的终极选择
固态电池,被称为未来锂电池的发展新方向。相关机构预测,2020-2030年我国固态电池出货量将高速增长,至2030年或将突破250GWh,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500亿元以上。
据了解,早在2016年,赣锋锂电就设立固态电池研发中心,并建设全自动聚合物锂电池生产线。自2017年在宁波高新区成立固态电池研发子公司浙江锋锂新能源以来,赣锋锂电不断推动固态电池技术进步。
记者8月2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马骋教授团队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同时具有成本与性能优势的锂电池固态电解质,从而打破了固态电解质材料生产成本和综合性能难以兼得的瓶颈,使得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不再只是遥不可及的
据悉,太蓝新能源位于重庆的第一条半固态动力电池产线即将于今年10月投产。此外,6月5日,美国的下一代固态电动汽车电池开发商Solid Power称,公司将开始试点生产固态电池,供宝马和福特公司测试。
3月9日,全球电池交换生态系统的技术领导者Gogoro宣布与专注于固态电池研发的辉能科技携手合作,共同研发打造全球第一颗电池交换式电动机车固态电池原型,不晚于电动汽车技术演化之后,尝试将最新的电池科技导入蓬勃发展的二轮电动载具市场
冯旭宁说,从热失控的某些角度出发,磷酸铁锂电池比三元锂电池要“好”;固态电池是更安全的,但一定要在“固态”前面加个“全”字,现在这种动力电池还未量产,也没有车企在应用,但是大家都还很期待。
相比液态电池,固态电池不仅续航更好,同时也解决了安全性问题,不起火不爆炸,因此也成为各大电池企业的研发重点,赣锋锂业日前表态该公司的第一代固态电池已经开始量产。
小米、华为已于8月和顺为资本签字,决定投资卫蓝新能源,投资总额5亿元。目前小米方面已进入交割程序。据了解,卫蓝新能源成立于2016年,主营业务为混合固液电解质锂离子电池和全固态电池研发与生产。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