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日本光伏巨头处境尴尬 | 耗时 30 ms

被资“嫌弃”的银浆双雄

在整个电池片的生产过程中,银浆是核心关键,它不仅是成占比仅次于硅片的核心耗材,而且也直接决定了电池片的导电性能。

2022-01-25

扎堆加码一体化产能

  4月10晚,隆基绿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投资35亿元建设年产12GW单晶电池项目。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有多家企业计划扩大一体化产能。  业内人士表示,产业链竞争进一步加剧。

2023-04-11

新势力

京能集团:频繁牵手部企业 加快新能源布局相比水发兴业能源的高调,近年来在领域签约不断的京能集团,则要低调很多。京能集团今年在领域的第一次隆重亮相,是因为收购熊猫绿能。

2021-01-15

欧洲能源专家:中国技术世界领先地位

受能源危机影响,欧洲市场对发电、储能等设备的需求也越发强烈,2022年中国向欧洲出口组件大幅增长,欧洲已成为中国组件产品最大的出口地。

2023-07-06

又一退出燃煤市场,投资点燃全球

2020-11-19 08:50:27 能源圈近,随着实现无碳社会的势不断增强,又一企业,东芝决定对其能源业务进行审查,并暂停建造燃煤电厂的订单。

2020-11-20

上演硅料也疯狂,价格重回十年巅峰!

进入2021年,已经开始了平价时代,但行业最大的矛盾却出乎人们的预料,硅料价格成为上下游博弈的重点。

2021-07-20

东芝10兆瓦制氢厂投产

2020-03-13 11:25:47 北极星太阳能网近企业集团东芝宣布其福岛氢能研究领域(FH2R)项目正式投产。

2020-03-13

产业的夏天

以上产业中的诸多公司先后登陆资市场,传递出极强的产业发展信号。其中更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企业包含了产业中的方方面面。

2020-09-09

硅片、电池短期内频繁调价 上游又现"降价潮"

尤其是今年一季度,14家企业业绩出现亏损,企业迫切需要提升市场份额改善业绩。上一秒,还在“集体”扩产能中狂欢;下一秒,硅片、电池片频频降价。最近,市场于剧烈的调整变革中。

2020-04-30

热议:行业正面临三大挑战|最前线

5月23,第十六届(2023)国际太阳能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上,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发表主题演讲时作出这一预判。这是SNEC会议暌违两年后再次举办。

2023-06-12

美国工业通用电气公司将进军逆变器市场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不断催生美国跨行业进军太阳能业务的热潮,前有马斯克的特斯拉,工业通用电气公司(GE)也正跃跃欲试,近期可能将太阳能相关产品推向市场。

2020-04-10

隆基股份高调入局氢能,氢能时代要来了?

隆基在去年一举成为“茅”后,市场龙的地位基稳固。对公司而言,进入氢能行业,不仅是打通“制氢”技术的必然选择,也是拓展应用场景的积极策略。

2021-07-09

碳化硅“备战”市场

宽禁带半导体的长正是更高的能源转化效率,其性能优势与逆变器的迭代需求有着较高的契合度。华为发布的智能十大趋势显示,电站向大功率、高可靠性发展已成为趋势。

2023-03-27

多家陷入“囚徒困”:一边冲刺扩产,一边股价腰斩!

今年以来,企业天合能(39.650, -0.15, -0.38%)股价已跌逾四成,总市值跌至千亿元下方,而刚出现止跌,又迎来量解禁。

2023-06-28

电池变局

发电正在普遍平价的前夜,电站更低的度电成意味着更高的投资收益,这也倒逼整个制造业,来提供更低度电成的电池、组件产品。对下游电站来说,电池、组件转换效率的提升,对降低度电成至关重要。

2020-08-26

行业“终局”走向何方?

2021-03-16 08:50:55 当正午一文读懂行业投资方向。

2021-03-16

华能:发力制造!

事实上,早在2021年初,华能便与中环股份(现TCL中环)、TCL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天津新能源基地,三方约定共同开展大尺寸硅片和组件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进一步降低电站建设成;联合研发电站智能控制系统

2022-08-02

国际联盟:制氢已具备成竞争力

,国际联盟助理总干事Philippe Malbranche在行业会议上指出,在项目招标电价不断突破最低值的情况下,制氢成已经有望低至2美元/千克以下,竞争力大幅提升,甚至已经能够与化石燃料制氢的成相媲美

2021-12-14

机构| 产业链遭遇“涨价潮”,逆变器一机难求?

2021-06-09 09:54:02 蓝鲸财经   作者: 裴利瑞  比新能源汽车的高歌猛进,新能源的另一大方向——却在今年遭遇了“涨价潮”的大冲击,从玻璃到硅料,

2021-07-20

走在“十字路口”

自去年开始,部分部制造企业推出“矩形硅片”以来,从硅片到电池片,再到组件,产品的尺寸再度陷入乱战,使得原已趋于一致的组件尺寸生态又一次面临挑战。

2023-05-22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