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旅游业 | 耗时 19 ms

288家环保企与新疆兵团达成绿色合作

国际绿色经济协会共组织了28家绿协理事会行龙头企前往新疆,就区域经济、能源、环保、生态农、工循环经济等绿色经济产领域主流行项目在兵团各师及克拉玛依开展考察合作、投资洽谈。

2019-08-20

柳州市中小企服务中心鱼峰服务站授牌仪式暨2018年企品牌建设与价值提升专题培训圆满举行

    2018年10月26日上午,柳州市中小企服务中心鱼峰服务站授牌仪式暨2018年企品牌建设与价值提升专题培训在鱼峰区工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圆满举行,30多名企代表参加了活动

2018-10-27

中国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商银行小微企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答记者问

为全面科学评价商银行小微企金融服务工作情况,更好地发挥监管激励和引导作用,进一步提升商银行服务小微企质效,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制定了《商银行小微企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

中国提出2035产规划 加码新能源汽车

2020-01-08 08:35:39 彭博新能源财经工信部近日发布《新能源汽车产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

2020-01-09

中国动力电池回收产正在成为新蓝海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高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增长,动力蓄电池配套量也快速攀升。

2019-09-23

9大央企氢能产布局现状和未来规划

政策利好下,各地方政府纷纷发布相关产规划,资本大量进入,氢能产迎来一轮投资热潮,中国氢能产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20-08-24

长江安徽段“散乱污”企整治完成7400多家

2019-04-03 09:56:03 新华网为了持续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徽省全面治理“散乱污”企,共排查发现“散乱污”企7547家,目前已经整治完成7458家,完成率超过98%,其中包括整顿规范

2019-04-03

2019年全球光伏产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未来,全球光伏产将保持在较高水平并进入行整合期。自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三位科学家研制成功单晶硅电池以来,光伏电池技术经过不断改进与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一套完整而成熟的技术。

2019-07-04

一图读懂《工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政策链接:关于印发工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九大央企氢能产布局现状和未来规划

2020-08-31 10:20:42 氢能观察政策利好下,各地方政府纷纷发布相关产规划,资本大量进入,氢能产迎来一轮投资热潮,中国氢能产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20-08-31

海南全面禁止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产

2019-09-20 14:18:26 国家节能中心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9月16日印发《海南省产准入禁止限制目录(2019年版)》,明确建立产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禁止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产和低端制造发展

2019-09-20

人工智能热潮下求解技术革“新”产“智”变

代表委员和内人士纷纷发表见解。  

2023-03-13

以旧换新补贴提高 汽车报废回收企

政策出台后,我市有资质的机动车回收企迎来了务量高峰。16日,记者走进位于柳州金属循环利用产园的广西龙昌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有限责任公司看到,报废机动车拆解车间一派繁忙景象。

中国新能源汽车驶入“淘汰赛” 产步入“2.0”

面对补贴大幅退坡的挑战,一家新造车企的负责人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个行的“淘汰赛”正拉开帷幕。

2019-06-26

柳州高新技术产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发放2019年第一批促进企科技创新发展扶持资金的通知

柳州高新技术产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发放2019年第一批促进企科技创新发展扶持资金的通知柳高新〔2019〕10号各有关单位:根据《柳东新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柳东新区 (柳州高新区)管委会促进企科技创新发展暂行办法

持续推进质量认证 助螺蛳粉企“走出去”

今报柳州讯(记者廖艳明 通讯员韦慧丽)在近期举行的香港美食博览会上,柳州螺蛳粉企赴港参展,现场的预包装螺蛳粉被抢购一空,还有近20个海内外代理商洽谈合作意向。

《国家工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19)》公告

《国家工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19)》公告2019年第55号为加快高效节能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引导绿色生产和消费,我部组织编制了《国家工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19)》,现予公告。附件:1.

把汽车产的注意力转移到供应链上来

会议讨论了在五化背景下,汽车供应链面临的挑战、传统整车和零部件企如何实现向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快速发展为地方产集群发展带来的机遇等问题。

2019-09-18

推动建筑行整体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为我市各级住建行主管部门以及各建设、施工和监理等单位,搭建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交流平台,有助于推动我市建筑行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以及全市建设工程质量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