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3 10:47:35 地源热泵网2019年12月18日,赣江新区首批用户集中供暖启动仪式在赣江新区赣江创业中心举行。据悉,赣江创业中心成为新区首批实现集中供暖的“体验官”。
依山傍水的重庆,在自然环境和城市建设方面极具特色,如果能利用好浅层地热能等新能源,将会进一步提升整体环境品质。此外,武强还对重庆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提出了建议。
在日前于北京举办的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智能+能源”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汪集旸表示,地热是地球本土的未来能源,也是智慧能源,因具有清洁、高效、无碳等特点,将对实现碳达峰
2020年采暖季来临之前,西安-研究院高新院区办公楼、生产办公区实现了利用地热井热源供暖,供暖效果良好,特别是经受住了持续数日的极端寒冷天气考验,标志着西安研究院高新院区中深层地热能建筑供暖示范工程建成并成功投入使用
文章介绍了中科院深层含水层地下储热技术研究进展的情况以及该团队提出的地下储热相关设想及展望。“深层含水层地下储热技术研究”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这项技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9月1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地热能中心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地源热泵产业联盟名誉理事长曹耀峰,在苏州召开的“挪宝集团·2020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地源热泵行业高层论坛”上表示。
以冬季供暖为例,地热在北方地区清洁取暖以及夏热冬冷地区集中供暖中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稳定高效的地热发电普及应用后未来可成为可再生能源电力稳定的重要支撑。我国是地热资源大国。
该装置借助等离子态高温能量,可以在深层地热探采过程中实现高效破硬岩钻井,目前国内还没有能够稳定运行的同类装置。新奥水蒸汽等离子炬在运行稳定性、功率范围、电极寿命等方面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地热探测与开发院士工作站的正式运行标志着山西地勘工作在推进产学研合作方面迈出了新步伐,今后我们将充分发挥院士及专家团队的科研优势,进一步激活研发资源,提高地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力争在干热岩、地热、浅层地温能等清洁能源基础研究
2020-11-06 14:31:55 地热能在线 作者: 董继田 11月5日, “中国石化新星地热”在陕企业绿源陕西公司的地热能供暖项目当天提前供暖,该项目为“陕西省中深层地热能供暖示范项目
谈及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陈勇直言不讳。陈勇院士图陈勇认为,应当合理科学地制订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优先发展生物质能,同时大力发展地热能与热利用技术。
项目采用“再生水+浅层地源热泵+冷却塔”综合能源系统,全部采用清洁能源为区域内约16万平方米建筑群供能。再生水水量大、水质稳定,制冷、制热能效高;浅层地热能则具有分布广、储量大、易开发、恢复快等优势。
大兴国际机场地源热泵项目位于永定河蓄滞洪区内,结合冰蓄冷和电制冷技术,辅以区域燃气锅炉调峰,有效解决了机场257万平方米配套建筑的供热制冷问题。
近期先后有北京、河北等地开建和运行多个地源热泵或水源热泵项目,在京津冀雾霾治理方面做出了重要探索,特别是煤改地热工程在农村出现更是彰显了行业的创新作为与担当意识。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海水温泉钻探点工程现场传来好消息:历经一年多的钻探后,在勘测点成功发现地热海水。勘测部门报告显示,该地下水属“低温地热资源”中的“温水”,适用于洗浴、温室等。
3月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主要负责人汪大明、副主任朱群一行赴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调研对接。双方就华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天津地热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等进行深入交流。
2021-01-28 12:30:31 地热能在线在十四五期间,万江新能源集团将加大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预计要完成1亿平方米的取暖任务,在郑州投资130个亿帮助解决郑州市的城市集中供暖问题。
曾庆洪表示:“我们愿意参与新能源竞争,环保、节能、安全永远是汽车发展的重要课题,我不希望行业出现泡沫,也相信不会出现泡沫。”今年行业形势依然严峻近一年来,国内汽车市场显得有些“冷冽”。
政策引领:明确方向,释放转型动能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莫春燕出席会议并致辞,她指出,当前数字经济正深刻重构产业格局,柳州市已培育134家广西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工业机器人存量超8000台,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