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新能源车市 | 耗时 28 ms

柳州国轩锂电池生产基地二期20GWh项目正式开工 产业再上台阶

项目将打造辐射周边、面向东盟的产业集群,为柳州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张壮在仪式上宣布启动后,柳州国轩一期年产10GWh项目正式投产,二期20GWh项目正式开工。

带火充电站 前七个月相关企业同比增44.4%

2020-08-07 09:59:58 手机中国客户端近几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我们从每年的展就够看出一二,其实在发展的背后,充电站企业也有了明显的增长。

2020-08-07

彭博财经:2019年中国场锂电池组均价世界最低

2019-12-05 08:09:22 彭博财经12月3日,行业研究机构彭博财经(BNEF)发布2019全球锂离子电池组价格调研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组的平均价格为156

2019-12-05

海南推广清洁应用初见成效

会议在海口设主会场,各县设分会场,要求各部门、各县要上下联动,切实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完成清洁推广各项重点任务,实现今年全省清洁推广应用“开门红”。

2019-05-13

LG“繁荣”下的“隐忧”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实现销量51.5万辆,同比增长279.6%;国际场方面,根据欧洲汽制造商协会数据,欧洲30国实现乘用注册量45.3万辆,同比增长97.6%。

2021-07-14

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年我国产业将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3月1日下午,国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工信部综合研判认为今年产业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生产和销售将实现稳定增长。

2023-03-23

产业进入“后补贴时代” 国轩高科组合拳练内功寻突围

,随着续航里程不断提高,政府补贴退坡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快。

2019-09-02

民企“工匠”为氢装上“中国肺”

2020-11-30 08:46:38 大众日报   作者: 张鹏  许全亮经常会在潍坊城区寻找氢公交乘坐。

2020-11-30

工信部:破解充电桩“进小区难”等问题,开展一轮下乡活动

2021-01-20 08:46:46 工信微报1月19日,节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在京召开,联席会议召集人、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主持会议并讲话。

2021-01-20

人民日报社《人民周刊》刊发封面报道柳州,是如何激活产业链的

数据显示,柳州保有量接近10万辆,占全保有量的10.5%,也就是说,柳州10辆汽中至少有一辆

研究称今年中国销量有望破110万辆 充电基础设施持续增长

社记者 张斌 摄20日发布的《中国充电数据应用分析报告》显示,尽管受到汽行业整体回落和疫情的双重影响,2020年全年中国销量仍有望突破110万辆,行业信心企稳。

2020-11-23

柳州“产才融合”创合作发展交流对接活动举行 柳州高校就业联盟成立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汶璟)5月16日,在广西(柳州)职业技公共实训基地,科创中国——2024年“龙城人才周”之柳州“产才融合”创合作发展交流对接活动举行。

LG将启动上程序,企业价值高达100万亿韩元

2021-01-12 11:27:11 浪科技1月11日下午消息,据报道,LG将启动上程序,企业价值高达100万亿韩元。

2021-01-12

场自动驾驶 “热钱”时代结束丨产业链还有哪些投资机会?

张杨曾是企业的投资人,现在仍看好前景。有意思的是,对于发展的拐点,创企业、投资机构与传统企的看法似乎略有出入。

2019-10-23

北京海南等地具备条件 工信部支持换电试点工作开展

2020-09-11 08:44:46 易企鹅号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近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信部将坚定不移发展,并且鼓励企业根据使用场景研发换电模式型,还会动员地方制定相关政策

2020-09-14

水氢机为氢点亮“绿灯” 或成未来汽

煤的应用方式之一是变成甲醇,当然也可以煤制油,但是煤制甲醇将会作为的一个重头戏。

2019-09-23

起势,锂电池归来?

持续火爆,锂电池板块景气归来前不久,中汽协披露了9月产销数据,再一次显露了火爆增长的趋势。

2021-10-20

股有多火?美国加拿大养老金都加仓蔚来!今年以来涨幅超1000%

被众多资金看好的股近期持续活跃。不仅美股场上蔚来、特斯拉等交易火爆,A股场上长安汽今日也强势涨停。

2020-11-17

陆群:争夺战在即 势力创造需求才活下去

随着跨国企逐步发力,补贴退坡,我国场的争夺战也一触即发。“很多跨国企从2020年才开始推出纯电动,到那时战斗才真正打响。”

2019-04-22

燃油和司机会淡出江湖吗?氢或是终极方案

2021年电动发展会进入一个快道,那时电池续航会更长,成本明显下降,品质也会提高,现在对于中国企来说仍然是成长期。

2019-03-29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