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贵州电网新能源日发电量突破1.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5.3%,较上年度历史新高增长10.4%;新能源日发电量占总发电量26.2%。
SK Innovation首席执行官Kim Jun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我们非常期待与Solid Power的合作,希望通过此次合作能为长续航电动汽车提供能量更高、成本更低的电池。”
从细分车型来看,乘、商两类车型产销形势基本与行业保持一致;乘用车中,SUV单月产销大于轿车,中国品牌乘用 车本月市场份额提升明显;商用车中,货车销量已接近零增。
7月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日经新闻与专利调查公司Patent Result合作,调查了向日美欧中等1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等2个机构提出申请的全固态电池相关专利。
2017年初,柳州启动实施“政企三级联动工程”, 即政府提供政策及公共资源扶持,企业提供产品及技术支持,共同探索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的新模式。何为“柳州模式”?
2020-11-04 13:57:31 中国石化新闻网据能源之声网站10月28日报道 雷斯塔能源公司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在风能投资浪潮的推动下,英国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产能翻番的宏伟目标将在
展望未来,SPIR认为,2020年将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大年”,这一年,新推出车型将最多、市场竞争将最激烈、合资企业的电动汽车将崛起……在动力电池产业,2019年国际动力电池企业走进来已露端倪。
据交通运输部21日消息,交通运输部印发《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提出,重点创建100个左右绿色出行城市,另外,将鼓励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试点应用。
根据调研机构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的调查研究,欧洲在电池制造能力方面2023年超过美国。到2023年,欧洲的电池制造能力预计将增长十倍。
高速增长背后,光伏产业正面临着过剩危机。出于业务拓展的需要,以及打通光伏产业链上下游的考量,越来越多的光伏企业开始逐鹿储能赛道,以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和新能源系统的协同发展,并拉动业绩持续增长。
近年来,地热能应用在我国清洁能源结构中重要性也越发凸显,为推动能源革命、保护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于“地热”的议案、提案及建议在业内引起了热烈反响。
5月25日至27日,2023年第二十届四川国际电力产业博览会暨清洁能源装备博览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推动绿色产业集聚技术创新科技日报记者来到坐落于滨海高新区的赛德美报废动力电池回收基地,这里离市区并不远。“很难想象传统的电池回收厂会坐落在市区附近。
会上,电规总院副院长杜忠明对未来三年电力发展进行了展望,同时对我国电力工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初步研究,详情如下:未来三年电力发展研究一、未来三年,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将带动二产用电继续刚性增长,服务业快速发展驱动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控制技术与数字化结合,构建数字化能源生态近年来,“双碳”目标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一步。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