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汶璟、通讯员覃珊娜) 昨天,记者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获悉,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就业见习基地99家,今年1月至5月共发布就业见习岗位699个。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现场发布并解读了《关于深入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效诊断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介绍以能效诊断促进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有关安排。
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1.5万辆和2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2%和31.8%。更快更强。新一代“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样车试制顺利,商业运行时速可达400公里。
上市后不久,环球新材国际与浙江大学共建的“浙江大学七色珠光新材料联合研发中心”在我市揭牌,共同探索合成云母新材料在新能源电池材料等方面的应用,进一步巩固企业在珠光材料行业的技术领先优势,建设国际一流的新材料及智能制造联合研发平台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汽车消费金融支持力度,推动汽车以旧换新,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现就汽车贷款政策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
当前,我市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正大力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建设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为契机,推动汽车、工程机械等行业的435家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2024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的通告》,新认定100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其中柳南区“土方工程机械零部件产业集群”成功入选,推动柳南区新型工业化步伐又进了一步
传统产业加速焕新走进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各种高端、精密的实验、试验设备琳琅满目,工程师们忙碌其中。在高标准排放实验室里,一辆混动汽车正在接受试验,工程师紧盯着各项数据变化。
为贯彻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广西“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文件精神,落实“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行动。
盛夏时节,柳州一棵棵“工业树”萌发“新”芽,抽发成新枝。打造引擎 加速转型2016年,全国知名汽车城柳州开始向新能源汽车试水,生产出第一款新能源汽车。
会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推动柳州市“专精特新”企业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有效衔接,提升企业资本运作能力。
本报通讯员 张文健 摄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宁静波、通讯员莫育杰)近日,记者从国铁南宁局获悉,今年1月至5月,柳州雒容汽车物流基地累计运输出口汽车零配件6544标箱,同比增长70%,柳产车开拓海外市场步伐稳健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近日,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柳州项目签约暨柳州公司揭牌仪式在东风柳汽商用车基地举行。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俊)4月25日,自治区副主席,市委书记谭丕创在柳会见出席我市人工智能(AI)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会的重庆多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货拉拉集团首席财务官陈国基一行。
在柳州钧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各条装配生产线在全力开“跑”,智能化的生产线、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机械臂执行标准作业,工作人员专注地开展组装、质检、装配等工作。
消费新动能不断成长,文旅消费等新型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即时零售、直播带货等新模式快速发展,带动前4个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1%。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主办单位电话:0772-2827563
管理运维:柳州市北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