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新能源汽车进度不及预 | 耗时 42 ms

欧洲电动化加速落地,供应链企业有望受益

二是,本月初德国总理默克尔宣布,联邦政府将投入35亿欧元扩建电动公共充电桩。国内市场对此反应迅速,中上游企业股价率先出现异动。截至今日收盘,A股板块大涨3.18%。

2019-11-20

工信部:1月产销分别完成4.0万辆和4.4万辆

2020-02-18 13:58:16 工信部网站导读:1月,产销分别完成4.0万辆和4.4万辆,产量同比下降55.4%,销量同比下降54.4%。

2020-02-25

BP发力电动服务市场 将在英德等国推出超快速充电设施

去年7月,BP宣布向蔚来资本美元基金投资1000万美元,用于支持其对中国生态系统的探索;今年1月,BP宣布投资电享科技,为电动司机、充电站以供应商提供在线集成服务平台。

2019-10-23

比亚迪真顾

在今年前三季,比亚迪累计销量超 118 万辆,同比增长 249.56%,其中 9 月销量首次突破 20 万辆。

2022-11-02

柳产纵横海外 首款全球Air ev在印尼下线

8月8日,记者从上通用五菱获悉,首款全球Air ev(右舵版)在印尼正式下线,这也是首款在海外生产的柳州

“氢是终极”说法科学

2019-12-02 15:07:05 深圳商报“将氢称作终极。”

2019-12-02

兼收并蓄,中双高储技术又上台阶

会议现场,中对公司重点发力的双高储器件应用市场产品技术布局行了详细解读,并发布了公司最研发的3.6V-20000F混合电容产品。

2020-09-04

吴炜率队赴广东省深圳市开展“湾企入桂”专题招商 推动我市产业做大做强

日报深圳专电(特派记者陆晓艺)蓬勃发展的产业,已成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推手,上月奠基的柳州国轩电池有限公司制造基地,更是为提升我市产业链发展水平注入

小鹏Q3财报发布:首实现毛利转正 交付量大增266%

2020年第三季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8.98亿元(2.80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人民币3.99亿元增长376.0%,较2020年第二季的人民币5.41亿元增长250.8%。

2020-11-13

全球乘用5月销量榜单

全球销量的同比增速降缓主要于中国市场的增速回落,5月当月,中国市场销量同比增速回落至1.8%。

2019-07-01

山西自主研发生产的第一辆氢电动下线

锁 摄富电富氢、缺少本土产业的山西,引院士团队发力氢领域。8月8日,山西自主研发生产的第一辆氢电动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下线,宣告本土产业入“氢时代”。

2020-08-10

传苹果2024年投产 搭自有突破性电池

2020-12-23 09:50:25 盖世   作者: 谷姣姣  据报道,消息人士透露,苹果公司正推其自动驾驶技术,计2024年投产一款乘用,其中搭载该公司突破性的电池技术

2020-12-23

2022年行业十大展望:风光问赶路人,致敬时代

按照惯例,作为光伏們一年一的跨年篇,本文试图从行业的角为2022年的发展趋势抛砖引玉,致敬这个大时代以所有身处其中遍尝酸甜苦辣的人。

2022-01-05

东风柳商用第50000辆下线!

6月2日15时26分,东风柳商用第5万辆整在柳东商用总装间下线(见图),商用产量同比增长54.2%,提前完成年产量过半任务。3分钟,做些什么?

雷诺江铃首太“草率”,配孚电池续航达500公里

2020-12-30 08:45:18 市观察2014年布局,取得纯电动乘用双资质,曾位居销量榜第六,2018年获得雷诺青睐,成立合资企业,如今销量后继无力,江铃前路迷茫

2020-12-30

4月市持续火热

4月乘用市场零售达到160.8万辆,同比受到疫情影响的2020年4月增长12.4%,同比2019年4月增长6.5%。市则表现更为强劲,同比去年4月增长214.2%。

2021-07-08

永泰下属公司开展业务 承接宝马光束110kV变电站运维工作

今年以来,永泰(600157.SH)旗下张家港华兴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华兴公司")与国网江苏综合服务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简称"省综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2021-12-10

“十四五”系列报道』仅只有发电!生物质产业规模将超6千亿!

2021-01-06 13:28:24 国际“十四五”各类都在做最后的准备和冲刺。生物质例外。作为可再生的重要成员,一直以来发展的势头都风电、光伏那般高调迅猛。

2021-01-06

电池短缺会绊住储“跃”的脚步吗?

据北极星储网,9月共计46项涉政策出台,其中包括7个国家级政策和39个省市级政策,分别于政策补贴、配储等方面刺激储装机。

2022-10-25

逆势中突围 压力中创——广西集团二〇二一年营业收入超二百一十二亿元

发动机批量投产,填补广西区内大排量增压直喷发动机空白;混合动力系统已成功匹配8款混动型,计2022年形成批量应用。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