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新能源汽车补贴延长 | 耗时 36 ms

惠誉国际分析师:削减无碍中国电动市场增

2019-04-11 09:46:04 浪财经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说,中国电动市场的迅猛增不会因为北京大幅削减而减速。

2019-04-11

我国“痛失先手”

中国市场的持续下滑和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缩水被业界解读为政策的退坡、外资股比放开、特斯拉“鲶鱼效应”等的共同效应下“良币驱逐劣币”。

2020-05-15

2019产业排行榜

2020-02-27 08:19:22 互联网周刊   作者: 风荷  2019年7月,政策调整。乘用退坡幅度达到50%。

2020-03-02
搭建平台促交流 共同进步助提升— —我中心举办<em>汽</em><em>车</em>零部件企业开拓外地市场交流沙龙

搭建平台促交流 共同进步助提升— —我中心举办零部件企业开拓外地市场交流沙龙

   2023年6月13日、14日,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举办了两场柳州市零部件企业开拓外地市场交流沙龙活动,目的是搭建零部件产业交流平台,推动我市零部件企业在优先保障本地市场的前提下

印度电动适得其反?行业遭受严重打击

2019-08-15 11:07:24 盖世   作者: 占亚娥  核心提示:印度电动制造商警告称,旨在提振电动行业、鼓励本土电动生产的政策在短期内可适得其反

2019-08-15

退坡后,微型电动将何去何从?

经过前几年的政策扶持,市场已慢慢步入正规;3. 三电成本尤其是动力电池成本确实在下降。通过以上三个原因分析,尤其是第三点,退坡之后,并不意味着微型电动的价格会大涨,就一定没有市场了。

2019-05-20

特斯拉发起“大战” 30万元区间竞争激烈

特斯拉正在发挥其在中国市场的“鲇鱼效应”。在国家政策利好的推动下,中国本土势力也迎来发展机遇。

2020-05-06

产业链遇寒流 原材料企业业绩下降

分析人士指出,在红利消退、降本压力、市场竞争激烈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产业链寒流正在从下往上蔓,相关企业营收净利受到波及难幸免。

2019-08-19

法国将取消对中国电动的购

近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将只对欧洲制造的纯电动提供购

2023-08-14

销量10年来首现负增 多数企去年销量目标未完成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部苗圩看来,我国年度产销首次出现下滑,主要是去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压力、国五排放型降价销售、财政大幅退坡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所致。

2020-01-16

疫情打乱全产业链正常节奏 产业再受挫

数据显示,吉利1月和电气化销量为4762辆,同比下降47.2%;北1月销售2006辆,同比下滑55.5%。江淮1月纯电动销量则为2170辆,同比下降64.1%。

2020-02-25

希腊出台计划以提高电动销量

2020-06-11 09:26:20 电缆网日前,外媒报道称,希腊政府宣布了购计划,希望提高电动销量,从而实现到2030年,电动的销量占总销量的三分之一的目标。

2020-06-11

2020年4-6月我国政策回顾

伴随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产销规模随之回暖,却仍未摆脱负增态势。对此,政府相关部门及各地方政府都相继出台了拉动的利好政策。

2020-06-30

光伏产业2020年仍应退坡政策

2019-12-13 10:26:19 中国经济时报制定光伏发电等退坡政策时,不仅不急刹,还要考虑到交叉的现实情况,以有限的重点支持产业发展。

2019-12-13

政策推动 发电增稳定

生物质发电与光伏发电作为领域较为普及的两种发电方式今年上半年发展势头快速增。同时,随着市场的成熟,依然基于政策的市场模式逐步在向市场供需靠拢。

2019-09-18

8月产量排行:累计同比增50%,宇通客引领市场

方面,根据工信部整出厂合格证数据,2019年8月,生产2567辆,环比大幅降低80%,同比降低53%。

2019-09-29

爆发式增,2030年全球电动销量预计3000万辆

当前中国的已出现了爆发式增行业龙头公司突破了万亿市值。来自中国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1-10月,我国销量已超250万辆。

2021-12-21

产业要准备过苦日子

在国家和减免购置税两年、减缓退坡幅度,多地拿出“真金白银”奖励消费、取消或放宽限购措施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仍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是为什么?

2020-06-28

陕西销量同比增36%

2019-04-22 10:45:30 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从陕西省工业协会获悉:一季度,陕西省产销3.68万辆和3.65万辆,同比分别增28%和36%;陕西省商用产销5.85万辆和5.71

2019-04-22

把脉

智慧芽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专利申请量占全球专利总申请量的66.79%,中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技术来国之一。    

2021-10-26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