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新能源汽车行业新突破 | 耗时 50 ms

《经济日报》刊发对全国人大代表、柳州市市长张壮的专访 建设高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光伏、风电等兴产加快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柳州市市长张壮说,柳州市基本构建了全产链体系,正全力建设国际高地。

销售连续三月下降,锂电池上下游巨头绩分化

2019-10-17 08:29:56 界面   作者: 周小飏  在补贴大退坡、加速洗牌的大戏中,锂电池产上游的原材料厂商首当其冲。

2019-10-17

北京布局氢:2025年前氢燃料万辆

2021-04-08 08:36:19 北京日报客户端除了燃油、充电,也可以搭载一种全——氢燃料。

2021-07-09

7月份零售下降5%好于预期 认可度提升

与此同时,在补贴退坡的背景下,表现也好于预期。7月份全国乘用市场零售148.5万台,同比下降5%,环比下降16%。

2019-08-12

结束三年产销连降趋势 赛道表现抢眼

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取得成效、见到气象。1月12日下午,工和信息化部召开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我国发展有关情况。

2022-01-13

中美7月同时首次负增长 “黑色7月”是巧合还是必然?

8月12日,中国协会(以下简称“中协”)发布7月份产销数据,销量出现罕见的同比下滑。

2019-08-19

6月产量14.3万辆 逆势同比增逾五成

《证券日报》梳理发现,在6月份产量同比下滑15.2%的情况下,产量达14.3万辆,同比增长50.5%。

2019-07-16

第三届世界大会聚焦携手实现碳中和

记者19日从中国科协获悉,由中国科协、海南省人民政府等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世界大会将于2021年9月15日至17日在海南海口举办,以“全面推进市场化、加速跨产融合、携手实现碳中和”为主题,邀请多国政产学研界代表展开研讨

2021-07-20

报告:北京保有量去年达22.5万辆

2018年北京保有量达到608.4万辆,但增速总体放缓;2015年以来保有量呈快速增长态势,2018年达到22.5万辆。

2019-08-30

海外市场带来增量 “中国造”商用加速“出海”

电动供图记者6日从位于湖南株洲的中时代电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动”)获悉,其2021年海外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30%,电动客商用“开进”西兰、匈牙利、加坡等国家。

2022-01-07

公安部:截至8月底我国保有量达1099万辆

在16日开幕的2022世界智网联大会上,公安部副部长刘钊表示,我国的智化、网联化、电动化飞速推进,以为主体的智网联快速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出

2022-10-10

东风风携多款明星型亮相广州展全升级备受瞩目

在东风风展台上,除了T5/T5L、2020款景逸S50、“国六版”菱智、风SX6等燃油明星型闪耀展台之外,更有风S50 EV、菱智M5 EV等型全亮相。

特斯拉变相降价8000元 原材料价格大跌否令降价?

据了解,近期多家企推出了终端优惠,大宗商品、芯片也出现价格下调。至于原因,有内人士向红星资本局表示,企是因为密集发布,为刺激“旧”销售、安抚消费者给予终端优惠。

2022-10-10

比亚迪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314.9%

北极星储网获悉,7月3日,比亚迪披露6月产销情况。比亚迪6月销量134036辆;上半年累计销量641350辆,同比增长314.90%。

2022-07-25

工信部正牵头编制《2021-2035发展规划》

2019-11-08 09:41:12 中国证券报   作者: 倪铭娅  工和信息化部装备工司副司长罗俊杰7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举的中国发展论坛上表示

2019-11-08

特斯拉卖保险一波三折 险为何难产?

不只是在国外需求大,伴随规模快速发展,国内关于推出专属保险的呼声此起彼伏。

2019-09-18

上牌量大幅增长 海南保有量达4.23万台

海南省保有量达4.23万台,占保有量的2.8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1.3个百分点。

2020-08-11

补贴锐减70%,锂电池厂商盛夏里体验寒冬

根据《通知》,2019年补贴标准将在2018年基础上平均退坡50%,到2020年底前退坡到位,并设置了3个月(3月26日—6月25日)的过渡期。6月25日是补贴政前夜。

2019-06-25

上半年产销同比均增长120% 迎来消费热潮

上半年,当地小客上牌量同比增长59%——杭州 试驾持续火热本报记者 窦瀚洋夏日的浙江省杭州市烈日炎炎,市场也红红火火。

2022-08-10

“科技搭桥动”推进我市产学研成果接轨赛道 “最强大脑”加持 企加速

欧维姆公司董事、总经理陈昱鹏介绍,有了院士团队的“最强大脑”加持,企正在创赛道上加速前进,并成功一个个“卡脖子”技术难题,开发出既满足桥梁缆索服役期间安全性提升和超长服役寿命等市场需求,也为旧桥的缆索提供减振技术解决方案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