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 | 耗时 43 ms

推动合作可持续发展

国科部与德国联邦交通部的共同主持下,双方交流了德两国电动和燃料电池发展现状和战略趋势,讨论了未来加强合作的内容和方式,并为德电动支撑心举行了揭牌仪式。

2019-11-14

2019年城业大赛昨日举行“双项目”迸活力

7月7日,2019年城业大赛在广西科大学东环校区落幕。

韩国动力电池企业加码国 本土小企业承压

目前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十的企业,有三家来自韩国、一家来自日本,其他企业均来自国,这也从侧面显示(4.880, 0.01, 0.21%)市场的扩大,对于动力电池行业所赋予的市场机遇

2019-12-03

占比超过5% 我国进入成长期

2021-03-01 09:29:57 报   作者: 万仁美  我国产销量已经从最初的几万辆增长到超过百万辆。

2021-03-01

石化法氢合作项目成功落地上海

两座站是在原加油站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网点土地,按照现有标准规范,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建设成为油氢一体化的二级综合站,是目前氢应用落地的最好方式,不仅有效节约土地资,且为设施布点减少了风险

2019-11-19

财政部将思路支持燃料电池发展

2020-09-11 08:59:19 国政府采购报   作者: 宗禾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在日前举行的第十六届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表示——财政部将思路支持燃料电池发展近日

2020-09-14

更安全才有“未来”

这引发了不少消费者对安全性的疑虑。记者了解到,自4月22日蔚来ES8发生首次自燃事故之后,上海、武汉两地相继又有两辆蔚来ES8自燃。

2019-07-01

科久安】荣获2021年度国储产业最佳消防安全解决方案奖

 作为推动储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全球顶级盛会之一,国国际储大会在前十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之上,继续保持着高规格、国际化、平台化、全面化的特色,围绕储行业的重点、热点问题,与行业同仁一起,探索储应用步入商业化阶段的发展路径

2021-07-14

产销量高 国产规MCU芯片迎来机遇

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产销量再历史高,分别达到39.7万辆和38.3万辆,环比增长12.5%和7.2%,同比增长均为1.3倍。

2021-11-26

销量三连跌 “长尾效应”正消失

协最数据显示,9月我国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29.9%和34.2%,降幅与7、8月相比进一步扩大。“眼前是的至暗时刻。

2019-10-24

“黑马”航锂电逆袭

根据动力电池产业联盟的统计,2019年我国动力电池企业装量排名为: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力神电池、亿纬锂航锂电、时代上、孚、比克电池、欣旺达。

2020-12-04

“国民神”续写柳州奇迹 上通用五菱销量突破百万辆

通用五菱装配班长符周目睹了柳州第一辆宝骏E100和柳州第100万辆宏光MINI EV的下线,“可以说我与柳产是一同成长的。”

东北地区产业化如何提升?

要大力发展产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坚持驱动,发挥比较优势,并大力发展小民营企业。东北老工业基地,曾经被誉为“共和国长子”“国工业摇篮”和国经济重要增长极。

2020-07-15

研发有活力 产业有动力 我市自治区企业心突破百家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企业的心,是连接科研与市场产品的桥梁,展现着经济发展的活力。昨天,记者从市工信局科科获悉,全区47家企业心获评自治区企业心。

关于印发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第三章 提高力第一节 深化“三纵三横”研发布局强化整集成。以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燃料电池为“三纵”,布局整链。

2020-11-03

补贴滑坡加速市场洗牌

10年补贴退坡在即2009年,国务院下发《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启动国家节示范工厂、由央财政安排资金给予补贴,支持大城市示范推广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节

2019-05-21

注入思维 努力打造时代的2.0升级版——第八届业大赛广西赛区柳州市选拔赛暨2019年柳州市业大赛综述

市科局局长管伟荣谈及,今年是我市第四次举办该主题赛事,比赛始终围绕促进业、挖掘优秀项目、培育力量、营造业氛围的理念,通过搭建双大赛平台,弘扬业文化,掀起业的热潮,选拔出一批批优秀小企业项目

上海奉贤聚焦片区建设 打造智网联“未来空间”

2019-09-09 08:59:40 上证报据人民网9月8日消息,日前,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上海临港集团、上海交通大学围绕共同打造智网联“未来空间”,在奉贤临港南桥科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9-09-09

《电动充电网白皮书》在青岛发布

2021-06-28 07:52:29 国科学报   作者: 廖洋  近日,第一届国电动充电设施大会在山东青岛召开。

2021-07-07

聚焦“碳和、碳达峰”,陈清泉院士将做客一期IET@150 Eng Talks

而工程领域的突破对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智慧对储、智电网等提出了高标准要求,智慧交通发展也离不开去推动低碳出行。

2021-08-23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