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新能源汽车准入门槛降 | 耗时 39 ms

七部联合印发方案,部署工业领域设备更和技术改造推动先进产比重持续提升

设备更促进消费、拉动投资,又增加先进产、促进节碳、减少安全隐患目前我国全社会工业设备存量资产约为28万亿元。

关于深开展重点用单位效诊断的通知

一、主要目标到2024年底,各地区建立年综合耗1万吨标煤及以上重点用单位节管理档案,完成60%以上重点用单位节监察,摸清重点用单位及其主要用设备效水平,滚动更碳改造和用设备更项目储备清单

1至4月我国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7.9%和10.2%

     华社北京5月11日电(记者 高亢)记者11日从中国工业协会获悉,1至4月,我国产销量达901.2万辆和90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9%

向上的轮 ——柳州产业发展观察

面对“造势力”异军突起和日益“内卷”的市场,柳州企不以过去的成绩而自满,不因困难挑战而退缩,而是以柳州打造国际产业高地为契机,注”、装备“动力”、瞄赛道”,创求变

《电动自行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解读

国内主要电动自行品牌发布的电动自行型中,配备锂离子蓄电池的比例已经超过20%。

14部发文以旧换 释放万亿级消费市场需求

推动换“”、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商务部等14部印发的《推动消费品以旧换行动方案》12日对外发布,提出加大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废旧家电回收网络、优化家居市场环境等22条措施举措

大规模设备更、消费品以旧换,最进展→

政策体系→截至目前,政策体系已经构建完成,7大领域设备更、消费品以旧换、循环利用、标提升等4个方面行动方案已经全部出台,31个省(区、市)都印发了本地区大规模设备更和消费品以旧换实施方案。

【企业专栏】中国颜料为世界添彩 ——聚焦珠光颜料龙头企业:环球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这一领域高,这使得企业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并积极与高校和行业专家合作,很快掌握了核心技术。随着天然云母资逐渐枯竭,企业提前预判,加紧布局合成云母的研发。

以旧换补贴提高 报废回收企业忙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黄蕊报道摄影)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和消费品以旧换的若干措施》,其中大家比较关注的是辆报废更可以获得补贴。

柳州拟选全国这一试点城市!

6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公示,拟将北京市顺义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唐山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等36个市(区)纳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范围,柳州是广西唯一选城市。

广西实验室等专项申报指南出炉 支持研发单位打造 高水平科技创平台

其中广西实验室力建设专项申报指南(以下简称实验室专项申报指南)与我市密切关联。

柳州保有量超21万辆、上半年增2万余辆 保有量和注册登记量双双创历史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帅君)昨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发布最统计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柳州市保有量为21.3807万辆,上半年注册登记21755辆,同比增长26.18%,保有量和注册登记量双双创历史

柳州“产才融合”创合作发展交流对接活动举行 柳州高校就业联盟成立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汶璟)5月16日,在广西(柳州)职业技公共实训基地,科创中国——2024年“龙城人才周”之柳州“产才融合”创合作发展交流对接活动举行。

广西公示38家工业互联网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资池企业 柳州9家关联企业进供给资

今报柳州讯(记者黎静 实习生滕运)5月8日,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2024年广西工业互联网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资池企业,确认有38家企业纳池,其中与柳州有关联的9家企业进

柳州配件出口量迅速攀升

 一艘装载出口零配件集装箱的货轮驶离广西钦州港(10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

柳州市增7家广西工业互联网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资池单位

近年来,我市牢牢把握建设广西工业互联网示范城市的机遇,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广西工业互联网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资池,目前我市累计池单位已达19家,打造了专业水平高、服务力强、类型多样化的本地供给资

2024年柳州市专利导航项目确定 与折叠机相关专利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江宏坤)昨日,记者从市知识产权局获悉,2024年柳州市专利导航项目已确定,分别是柳州五菱工业有限公司的高柔性多余度模块化线控底盘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专利导航、广西放心科技有限公司的充电设备及运维系统专利导航

和机器人拉动经济增长 ——感受一季度我市重点产业和企业的发展脉动

工业机器人参与造。近日,记者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今年一季度,、钢铁、化工、食品、智装备及机器人、产业拉动全市产值同比增长8.3个百分点。

搭建行业交流平台 探讨质量变革

本届质量技术大会不仅是一次产业变革创质发展的高峰论坛活动,也是深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的具体举措,有利于推动我国行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自主研发,实现技术自立自强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