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新能源整车 | 耗时 26 ms

我市调工业用地规划控制指标 贴合实际需求 助推产业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刘心蕊)7月9日,记者从市自然资和规划局获悉,我市近日对工业用地规划控制指标进行调,优化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停位配比等管控指标,更好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服务和助推产业发展

化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机器人灵活抓取汽零部件。10月9日,位于柳北区工业园区的柳州启达业有限公司数字化间,智化焊接线上一派繁忙景象,火花飞溅,机器人灵活旋转,准确抓取汽零部件进行焊接。

以项目驱动创发展

《申报指南》(第五版)增设了柳州质生产力科技重大专项、柳州未来产业发展专项、科技助推柳州市高成长型工业企业产值倍增行动专项以及工业气体专项,力求以项目驱动创,推动柳州工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创驱动发展战略 推进高水平创型柳州建设

二、助力创主体培育壮大,蓄好质生产力头活水推动科技创和产业创深度融合的关键是强化企业科技创主体地位。当前,发展高技术产业,是推进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

近期可申报项目汇总(2024年第18期 总第24期) | 更至2024年10月17日

近 期 可 申 报 项 目 汇 总2024年第18期(总第24期) 信息来:由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信息科理发布           

共绘同心圆 共谋发展 奔向未来

一列动穿过同乐苗族乡同乐村。一列动行经高基瑶族乡高基村。富禄苗族乡“三月三”民族传统花炮节盛况(无人机照片)。同乐苗族乡归东村村民在采摘葡萄。瑶族风情浓郁的高基瑶族乡水韵山庄。

“真金白银”激发创“大量”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俊)10月23日,市政府发布《柳州市支持智终端及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九条措施(第一批)》(以下简称《措施》),提出支持关键技术创、创成果首试首用、场景牵引及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等九条具体措施

人力资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病残津贴暂行办法》的通知

人力资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病残津贴暂行办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24〕7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社会保障厅(局)、财政厅(局): 

关于印发《推动校企合作以科技创企业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柳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推动校企合作以科技创企业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加快柳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质生产力,推动校企合作以科技创企业,加大对“一企一校”“一企多校”

弘扬工业文化 赋旅游发展

,弘扬工匠精神、宣传工业文化、丰富旅游供给、推动工业旅游创发展。

探索AI+汽的无限可

在景区、厂区等地,广西汽集团自主研发的智驾驶观光、无人物流、智驾驶接驳等来回穿梭;走进广西汽集团人工智(AI)实验室,电动机NVH检测设备正在进行深度模型学习;视线转到线上,广西汽集团所属北京菱云科技打造的汽数据

2025-02-23

拓市场抓创提质效 不断增强国企发展

胡帆一行首先来到柳工集团,实地走访全球研发中心和装载机智工厂,了解企业销售、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情况。柳工全球研发中心主要负责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研究。

人形机器人参与造 人工智云端指挥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人形机器人上春晚扭秧歌、进工厂拧螺丝……近期,人形机器人和人工智的热度高涨,未来科技正加速进入现实世界。在柳州,它们正深刻影响着汽产业的发展。

大干实业 大抓工业 大兴制造业 加快推进型工业化 发展质生产力 建设制造强市

发展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全力以赴重振柳州工业雄风。

老品牌 焕

10月23日,记者从鱼峰区工业园区获悉,鱼峰区工业园区河表片区一栋3600平方米厂房开始动工,用于柳州老品牌“天成金芝”系列品牌生产,进一步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助力“老树发芽”。

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链有机衔接

我们将科学引导职业院校做好发展规划,形成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专业结构和布局,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链有机衔接。”

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创联合体管理办法的通知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创联合体是指按照自愿和市场化原则,由创力强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牵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体系化、任务型的创合作组织。

抢抓政策红利 赋企业发展 尽最大努力争取全年经济发展最好结果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俊)10月8日,自治区副主席,市委书记谭丕创到北部生态区、柳东区,深入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柳州优必选智科技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

我市增4家自治区科创飞地 逐步实现区域创与产业结构优势互补

由我市企业建设的上通五造型开发上海中心、广西柳工深圳智研究院、广西汽集团智网联武汉研发中心、五菱工业上海前瞻研发中心共4家研发类科创飞地获备案,此次我市获备案数量居全区首位。

五菱工业方案、技术、产品齐亮相

领域,五菱工业的桥产销量累计突破150万台,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微型体式桥产销量破百万的企业,这一成绩在行业内可谓独树一帜。亮眼成绩的背后,来自动力系统制造领域近百年的深厚积淀。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