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引擎。以新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为导向的场景创新在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作用。
此计划目的是为协助研究人员掌握可再生能源与电解水制氢之间关键技术,具体内容如下:研究储能技术(以储氢技术为主),再生能源输出及系统成本效益分析;掌握风/氢系统输出最佳容量配比技术(风电、太阳能和氢能系统协调运行策略
I-REC是指“国际可再生能源证书”,是国际公认的可再生能源消费记录标准,由总部位于荷兰的非盈利基金会I-REC标准(International REC Standard)负责签发。
2020-06-02 10:11:10 地热加日前,记者从区农业农村局获悉,北京顺义区太阳能与地源热泵综合供热技术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ZL201920720376.8),该项技术属全国首创。
在碳中和目标约束下,碳减排就是要不断优化能耗结构,以低排放能源替代高排放能源。那么,在电力行业中,基于技术进步,光伏、风电、水电等新能源替代煤电,提高新能源的渗透率,将是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
根据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特点,决定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煤炭仍然是能源供应体系中重要的基础能源。煤电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压舱石"。
朗新CPU空间融合了朗新科技自主研发的一系列绿色低碳解决方案,充分发挥朗新在能源数字化与能源互联网领域独到的技术与运营优势,全方位构筑绿色低碳园区样板。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周枳伽、通讯员兰婷婷)2月8日,广西新能源商用车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在广西汽车集团揭牌成立。
“智能即热型太阳能热水辅助控制装置”创新技术的问世,将破局太阳能热水器“半年闲”难题。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上的一项新型实用专利显示,江苏连云港的焦克卓为该专利发明人。
该示范项目针对工业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具有独特的处理优势,是我国乃至世界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已成为国际上新型环保技术的研究热点和重要发展方向。
近日,金风科技国际业务喜迎“开门红”,成功签约北马其顿43.2兆瓦风电项目。该项目使用9台金风科技GW155-4.8MW智能风电机组,是当地单机容量最大和装机规模最大的风电项目。
2019-10-21 08:48:40 氢能观察2019年10月18日,中国首个氢燃料电池自主技术产业化基地在六安建成投产及我国首个自主技术生产的首台套电堆正式下线,开启氢燃料电池自主化产业化新进程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中国光伏标准技术委员会2021年度秋季会议11月17日在上海召开。修订和新研制的三项光伏组件国际标准经讨论通过提交全球投票。
2020年12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四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指出,到2025年,全国范围内数据中心形成布局合理
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上,国铁集团展区以“迈向现代化的中国铁路”为主题,运用裸眼3D、高清图片、短视频、实物模型、模拟驾驶等展陈方式,全方位介绍中国铁路在路网建设、运输经营、科技创新
公众可以现场参观主办方精心打造的地球内部结构、地热能量来源、供暖、温泉等多个实景展示区,并通过最新的多媒体和VR技术手段等进行互动体验展示,全方位了解地热知识和产业发展。
近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北京组织有关专家,对国家能源集团龙源中能公司承担的“风电机组叶片表面缺陷无人机智能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进行科技成果鉴定。
自上世纪80年代起他曾三次公派到英国、加拿大和美国留学;特别是2000年带着问题去美国,专心致力于地源热泵技术的学习和研究,此后见证了我国地源热泵技术从引进到引领的蜕变过程。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