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第三批广西“人工智能+制造”产品和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征集,遴选并发布一批创新成果。
桂工信智能〔2025〕797号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有关单位:为深入推进广西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人工智能+制造”深度融合,现启动2025年第一批“人工智能+制造”资源池征集工作
从智能张拉机器人到刷新纪录的转体球铰系统,柳州泰姆预应力机械有限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30余项专利技术,不仅解决了传统预应力施工的效率与安全痛点,更以超前布局抢占市场先机,成为广西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2025年第三批广西“人工智能+制造”产品和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征集,遴选并发布一批创新成果。
报告编制后,鼓励节能服务市场化组织发布优秀案例和组织相关培训服务。节能诊断服务机构在绿色制造公共平台填写附件2 内容,便于主管机构查看节能诊断工作和任务完成情况。
》《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 环境保护技术》《轻工行业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指南》 《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推广项目》《节能机电设备(产品) 推荐目录
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的统计,2021年全球新增投运电力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到18.3吉瓦,同比增长185%,其中新型储能的新增投运规模达到10.2吉瓦,同比增长117%。
柳工信通〔2025〕37号各县(区)、新区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各有关单位:根据《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自治区财政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人工智能+制造”项目申报的通知》(桂工信两化〔2025〕
事实上,安徽省的新能源配储比例一直位于全国前列: 2021年12月安徽省能源局发布的《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显示,大量风电项目的储能配置比例达到新增风电装机的50%以上,个别项目甚至高达风电装机
这是继今年2月印发《2021年全省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建立独立储能共享和储能优先参与调峰调度机制,新能源场站原则上配置不低于10%储能设施之后,山东省又一次大力助推储能产业发展。
风储最早的应用模式出现在2013年,代表项目是辽宁卧牛石风电场储能项目,当时电网给予了调度优先的试行政策;2019年,最新的应用是江苏的海上风电和安徽的陆上风电,这些地区都给予配备储能的新建项目优先并网权
各县区(新区)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有关企业:根据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柳州市推动钢铁产业绿色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柳政发〔2022〕35号)、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柳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柳州市钢铁产业节能减排奖励实施细则
2)生产设备及重点耗能环节原料药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发酵、合成、提取、分离纯 化、精制、干燥、包装等单元操作,采用的工艺设备有发 酵罐、反应釜、结晶罐、冻干机等。
广西制造的首台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在优必选柳州智慧工厂下线零碳新能源智慧装备产业园柳工挖掘机智慧工厂鹏辉新能源电池生产线忙碌的生产现场北部生态新区一角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推进,柳州作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