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5 10:19:02 国际能源参考自2020年9月公布《国家氢能战略》、11月启动首轮国家级氢能项目招标以来,法国氢能产业布局日渐明朗。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化副总工程师谢在库在主题演讲中表示,氢能助推工业企业减碳,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目前,氢能工业应用大有可为,要大力发展氢能、氢能产业及氢能经济。
其中一家氢能企业高层表示:“市场竞争是非常残酷的,已开工的客户不会因为某家公司停止自己的生产,等不了两个月,他们可能会寻找第二供应商,竞争对手可能趁虚而入。”
风电产业链配套项目产品零碳新能源智慧装备产业园。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黄蕊、实习生覃海蕗报道摄影)昨日,风电产业链配套项目集中投产仪式在北部生态新区零碳新能源智慧装备产业园举行。
经过200多天的奋力建设,抢抓施工进度,10月28日,柳工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创新中心项目顺利封顶。据了解,今年3月底,柳工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创新中心破土动工,施工平稳有序推进。
目前全球各国氢能产业处于发展初期,我国对氢能产业大力支持,机构估算国内氢能产业未来行业产值可以高达10万亿元至20万亿元人民币。
新型储能制造业是为新型储能提供能量存储、信息处 理、安全控制等产品的制造业的总称,以新型电池等蓄能产 品和各类新型储能技术为主要领域,也包括电源管理芯片、 电力电子器件、热管理和能量控制系统等环节
近日,观众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参观展出的一款氢燃料电池牵引车。张 涛摄(人民视觉)随着新能源汽车迅速普及,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氢能产业逐步驶入发展快车道。
此次大会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筹)共同主办,由一场全体大会,4场专业论坛,1场试乘试驾和1场专业技术展览组成,参会嘉宾超600人,有127家燃料电池相关的企业将展示最新技术和最新产品
具体而言,蓝氢目标--首期建成年产230万吨合成氨,逐步扩能至每年400万吨生产规模,可供应国内70万吨蓝氢;绿氢目标--计划到2025年建设100座综合能源站,达到40万吨年产能。
氢能为何如此热?氢能未来的前景如何?对于已经进圈和即将进圈的企业来说,又有哪些期待?在12月4日举行的“氢能产业链专题论坛”上,与会专家与企业就氢能的未来发展共话蓝图。
近 期 可 申 报 项 目 汇 总2024年第18期(总第24期) 信息来源:由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信息科整理发布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名单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24〕49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根据《关于组织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
倡议从推动可再生氢加速发展、强化氢能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构建统一的可再生氢市场、引导可再生氢融合发展、坚持氢能产业安全发展以及加强可再生氢领域国际合作六个方向入手,以进一步发挥氢能的清洁优势,助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今年以来,广西大力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一批企业凭借着新产品、新技术的突破,打开了广阔的市场销路。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