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实融合不断取得积极的成效,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的生动实践不断涌现,推动实体经济资源整合,促进经济体制融合创新,为稳经济和稳增长注入新动能和新活力。
全国互联网企业20强中有13家落户于此;数字基建、智慧物流和交通两个产业集群产值过百亿;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近50%……一直以“重要金融中心核心集聚区”而闻名于外的南京市建邺区近年来深耕数字经济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5月23日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总量居世界第二。 数字产业规模稳步增长。
面对压力,电池企业已开始寻求降本增效的路径,比如将部分动力电池业务转向小动力市场,进军储能领域、梯次利用领域等。动力电池业务转向小动力市场6月25日,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过渡期正式结束。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周枳伽)近日,工信部批复同意柳州设立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标志着广西首个市级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获批复建设。
电网的功能定位转变为国家或地区能源资源和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平台,以及实现一次能源转化利用、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电力市场交易和综合能源服务的支撑平台。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下简称数实融合)加速推进,超过60个国民经济大类已广泛开展数字化转型,体现出从设计、生产、管理等单点或局部应用走向跨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环节转型。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下简称数实融合)加速推进,超过60个国民经济大类已广泛开展数字化转型,体现出从设计、生产、管理等单点或局部应用走向跨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环节转型。
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西安未来国际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茜建议,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标准规范建设、推动城市双碳大脑建设、打造国家级碳普惠APP等举措,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对城市绿色低碳转型、精准高效管理碳排放的巨大推动作用
据官方统计数据,2020年,全国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85%,约占全部温室气体排放的70%,其中电力部门的碳排放在能源排放中约占40%,因此深度减排需重点关注能源行业低碳转型。
11月26日,上汽通用五菱在柳州举办“聚力革新数字智造”企业数字化赋能研讨会,会议聚焦“数字转型、智能互联、文化数字”三大主题,邀请清华大学数科院研究员颜强、霍尼韦尔企业软件解决方案事业部郭文蔚等44位行业领军专家
“从数字经济蓝海到5G消息最新进展”“从公司转型方向到近期股价表现”,近日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相继在业绩说明会上回答投资者所关心的话题。
记者了解到,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专利数、发明专利数双双实现大幅增长,专利质量稳定提升。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