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建造个人有序共享桩5万个,到明年年底,超过30%的普通个人充电桩将升级为智能有序共享的充电设施,彻底解决居民充电难题。与此同时,充电桩建设面临的挑战也依然严峻。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通讯员李宋娟报道摄影)一项科技创新,既能推动汽车产品提升性能、降低成本,还能助力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并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有这样的好事?
在合华村,贺莹走进长隆工艺品厂生产车间,详细了解该厂复工复产、加工流程、产品销售、用工需求等情况,对该厂扎根侗乡助力乡亲实现“家门口”就业,为三江产品打开海外市场所作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赞赏。
针对电动汽车充电难的问题,国网南京供电公司推出“开门接桩”服务。“原来社区没有充电桩,只能到外面充,很不方便。而且充一度电要1元多,现在家门口就能充,晚上充一度电只要三五毛钱。”
招商考察活动成果喜人,签约项目2个,初步达成投资意向项目3个,主要涉及食品、生物医药产业,预计项目落地达产后年产值超20亿元,助力柳城县精细化工、木材加工、食品医药、金属精深加工“四大百亿”产业提速发展
活动伊始,北部生态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禹盼发表致辞,强调数字化转型是当下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抉择,对区域内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但国际能源网储能头条记者却发现充电桩利用率低,企业盈利难依然是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充电桩沦为“充数”桩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推进,我国充电桩迎来规模化建设的高峰期。
政策引领:明确方向,释放转型动能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莫春燕出席会议并致辞,她指出,当前数字经济正深刻重构产业格局,柳州市已培育134家广西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工业机器人存量超8000台,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
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农机管理部门、重点制糖企业、农机企业、科研单位、应用主体代表近300人齐聚柳江,共同探讨甘蔗机械化收割,助力糖料蔗产业提质增效。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日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5年第二批广西“人工智能+制造”产品、垂直领域模型和典型案例名单,我市一批项目上榜,涉及医疗、教育、出行服务、制造业等方面,助力广西智改数转
(数字化管理师)初级培训班(第一期)”在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正式开班,首批40名来自全市中小企业的数字化相关岗位人员集中参训,开启“数转能力”提升之旅。
“充电桩APP扫码系统运行正常,充电枪接触性能良好,检查没问题可以正常使用”4月30日,国网九江市濂溪区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对庐山南门充电站的工作状态进行全方位诊断,确保充电桩安全可靠运行,保障“五一”期间电动车主充电无忧
本次活动以“新基建”政策下的充电桩建设为命题,万马爱充联合支付宝、高德地图、广汽丰田、新电途等新能源产业链上的重量级玩家,共同构建“桩-车-网”电动汽车服务产业大生态,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更为便捷、
目前,我国公共充电桩设施长期处于总体供应过剩、优质供给不足的状态,有数量众多的充电桩因维护和使用不够,导致废弃、损坏现象严重。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2月,我国公共充电桩累计数量为87.3万台。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