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敦煌清洁能源助力绿色 | 耗时 36 ms

紧盯实体经济 壮大发展新动

今年以来,广西大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化、绿化发展。一批企业凭借着新产品、新技术的突破,打开了广阔的市场销路。

柳南区携手山东寿光集团打造螺蛳粉蔬菜基地 柳州螺蛳粉高质量发展

其中,寿光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悦享集团与柳南区共同打造的柳南区螺蛳粉蔬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将柳州螺蛳粉原材料高质量发展。

当“望闻问切”遇上人工智 ——电气设备维修“小手”柳钢冷轧厂故障处理智系统“上岗”

这就是柳钢冷轧厂近期“上岗”的电气设备维修“小手”——故障处理智系统。

丰富产品类型 扩大海外市场 柳州新汽车一季度出口保持高增长态势

柳州新汽车出口持续高速增长,为更好地护航柳州新汽车扬帆出海,柳州海关积极优化服务。

广西柳州:发展新质生产 汽车产业加速向“新”

新华社南宁8月23日电 经济实惠,体型小巧、操作便捷是微型新汽车的特点。在广西柳州,整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这种可以乘坐2至4人的微型新汽车。

自治区科技厅关于组建广西现代运河实验室、广西低碳技术与绿化工新材料实验室、广西高端工程装备实验室的通知

自治区科技厅关于组建广西现代运河实验室、广西低碳技术与绿化工新材料实验室、广西高端工程装备实验室的通知(桂科发〔2024〕321号)各有关单位:为推进区域战略科技量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经研究

2024-12-25

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推柳州高质量发展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柳州实践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他强调,全市各级党委(党组)和组织部门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牢牢把握组织工作正确方向,坚持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紧扣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

2025-02-25

工厂有“智慧”

8月26日,“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之“八桂大地展新颜”采访团的记者走进柳工装载机智工厂参观。记者在智工厂里看到,工人与机器配合默契,2条生产线“火全开”。

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实施意见国市监注发〔2024〕5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公安厅(局)、人社会保障厅(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推进新型工业化 发展新质生产

日报消息 据广西卫视报道:冲刺四季度,柳州市积极开展“狠抓落实、深化改革、服务企业、保障民生、推动发展”专项行动,健全体制机制、统筹资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建设制造强市。

【企业专栏】在创新中发展 在转型中“破圈” ——聚焦新汽车零部件企业:柳州微研天隆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微研天隆敏锐地捕捉到市场变化,从传统汽车发动机内部零部件的“老产品”起步,逐渐转型为新驱动电机铁芯及部件的精密加工,为我市乃至全国的汽车企业提供更具市场竞争的产品。

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的通知

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社会保障厅(局),中共海南省委人才发展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部门,各中央企业人事部门

广西延续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 通过降费率、稳岗位、提技等,全促发展保民生

今报南宁讯(记者罗琦)5月31日,记者从自治区人社会保障厅获悉,该厅与自治区财政厅、广西税务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延续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有关工作的通知》,通过降费率、稳岗位、提技等一揽子组合式政策

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三季度工业经济工作政策补资金的通知

2.补标准。 3.申报材料。(1)支持无基数的新建投产企业加快释放产资金申报表(附件2);(2)有关设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相关部门审核材料;(3)企业申报承诺书(附件10)。

关于2024年度中小企业特产业集群名单的公示

 根据《促进中小企业特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工信部企业〔2022〕119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推荐2024年度中小企业特产业集群的通知》(工信厅企业函〔2024〕122号)

我市大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 相关实施方案正在征求意见

其中提到,入围城市柳州,通过打造新汽车推广应用“柳州模式”,开展了7大专项工程,积极探索了车联网、车—站—网融合,实现了新汽车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是面向东盟出口的“试验田”。

市领导到柳北区调研服务企业 企纾困稳预期促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俊)7月4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传林带队到柳北区调研服务企业,强调企业与城市最好的关系就是相互成就,企业发展好,柳州才发展好。

热泵莫高窟管理单位低碳实践

新华社记者 张玉 摄夏有酷暑、冬有严寒,大漠气候让人难耐。莫高窟的管理单位研究院内,却常是气温宜人。地下百米的低温热,通过地热泵实现着冬季供暖、夏季制冷。

2021-08-3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