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敦煌清洁能源助力绿色 | 耗时 32 ms

​国家电网多举措攻坚消纳难题

促进跨区跨省消纳2019年是促进消纳的攻坚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发展可再生,加快解决风、光、水电消纳问题。

2019-04-12

绿发展

近年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着推进新发电项目落地。截至目前,在位于共和县的海南州绿产业发展园区,光伏、风电、光热新装机容量超过2000万千瓦。图为6月26日在共和县拍摄的风发电机。

2022-07-18

生态大省青海的“绿”协奏曲:已建成世界容量最大离网式储电站

回望2019的征途,这一年,青海以生态为弦奏出一支支绿为主调的协奏曲,响彻祖国各地。“绿”生产规模再创辉青海拥有丰富的风光水资,发展条件得天独厚。

2020-01-03

内蒙古供暖打造绿生活

内蒙古东部地区风丰富,是我国规划的8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从2013年起,国家电网内蒙古东部电公司在赤峰、通辽、兴安盟、呼伦贝尔实施风电供暖试点,陆续把燃煤锅炉供暖改为风电等供暖。

2019-11-11

施耐德电气绿管理 企业赢在可持续未来

2021-05-19 08:11:00 浙江企业新闻网双碳目标引发供需巨变,融合电气化与数字化技术的绿管理,是双端低碳转型最佳工具绿管理解决方案网荷储一体协同发展,创造可持续

2021-05-19

加快电网工程建设 消纳

2021年全国节宣传周于8月23日至29日举办,今年的宣传周主题为“节降碳,绿发展”,展示了“十三五”以来我国节降碳工作的主要成效及碳达峰、碳中和重点工作进展。

2021-09-01

青海三江取暖试水“绿套餐”减少碳排放485吨

2019-05-31 09:34:49 中国新闻网28日从中国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公司获悉,在取暖试水“绿套餐”的1个月里,三江地区共减少碳排放485吨,增加光伏消纳158.3万千瓦时。

2019-05-31

广西全额消纳 碳达峰碳中和

在2018—2020年连续3年全额消纳基础上,今年1—9月,广西累计全额消纳719.4亿千瓦时,再次刷新绿电成绩单。

2021-11-03

隆基:智汇零碳方案“碳中和”开启万亿新市场

也就是说,“十四五时期,隆基绿解决方案将以光伏这种作为主,以光伏+多互补、光储一体化、光伏+生态修复、光伏+乡村振兴、氢解决方案为创新方向,带动风、储、水等更多的发展

2021-07-16

岸电建设 天津南疆港区探索绿发展之路

2019-06-11 11:17:50 经济日报天津南疆海事局将联合地方政府、港航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量,在海洋环境防治、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发争在3年内探索出可持续的绿港口发展之路,

2019-06-11

光电产业园输出新

市光电产业园区是甘肃省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光电产业园区,也是国家批准的首个百万千瓦级太阳光伏发电基地。发电站通过聚光吸热、储换热等环节利用光热发电,为当地持续输送

2022-05-17

山西建设绿电网 革命

良好的空气质量绘就“大同蓝”这一靓丽风景线,打赢蓝天保卫战离不开的推广。

2020-08-24

中国70年回顾与展望

(三)从一穷二白到门类、产业链齐全70年来,经人艰苦努、攻坚克难,我国产业从无到有、从一穷二白发展到门类、产业链齐全,的生产、消费占比也不断提升,的结构也日趋丰富与合理

2019-09-16

环宝发展,推动产业升级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光伏等消费量占消费总量的22.1%,同比上升1.3%。

2019-07-22

福建加快发展 平潭实现全绿电供应

但丰沛的海风虽然对生产生活有所影响,却产出不断的。自10月份进入盛风期以来,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风电最大出已超过31.9万千瓦,达到该实验区最大用电负荷的两到三倍。

2021-11-24

“组合拳”保电百分百 雄安新区绿发展动

雄安新区总体规划已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复,未来的雄安将是高度化、高度智化、高度电气化的绿低碳新区,交通、制造、生活等领域的消费将主要通过来满足。”

2019-06-17

联盛宁波镇海区零碳战略,推动全域分布式应用

镇海打造光伏全覆盖绿零碳示范区,这是联盛的宏伟目标,必将为推进区域节减排、探索政企绿产业、绿经济、绿创新合作新模式带来极大的示范性效应。

2021-03-16

“超级镜子”吸睛储

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赵明表示,随着国家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迎来新产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2021-10-14

鞍钢中国石化储罐向低温化发展

据现场技术人员介绍,这批钢板将首次应用于国内大型低温储罐区项目,中国石化储罐向低温化发展。

2019-04-24

供给持续提升

王 将摄(人民视觉)随着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技术进步和成本加速下降,绿低碳转型成为大势所趋。

2021-07-26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