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提前抢占燃料电池风口 | 耗时 49 ms

2019年4月我国纯动汽车销售同比增长65.2%

技术水平上台阶,八成纯动车续驶里程超300公里“截至2018年底,我国量产动力单体能量密度达到了265瓦时/千克,成本控制在1元/瓦时以下,达到2020年目标。

2019-05-23

动船舶用锂将成产业布局新方向

显示,宁德时代已经攻克了船用锂安全、长续航、大功率、长寿命等技术难题,采用符合IP67以上防护等级的包,有效规避水汽、盐雾及粉尘引发的安全险,满足全生命周期内的IP等级要求。

2020-01-07

级碳酸锂均价突破50万元/吨 多家上市公司加速扩产碳酸锂产能

上涨原因:供应相对紧张及产业需求上升近期锂关键原材碳酸锂现货价格的上涨引发投资者的关注。上海钢联9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级碳酸锂现货均价上涨至51.5万元/吨。

2022-10-18

的技术路线里,藏着下一座金矿

而眼下,固态锂的发展正处于产业破壳期。(我们常说的锂是指使用液态解质(也称解液)材的锂,称为液态锂,使用固态解质材的锂称为固态锂,简称固态。)

2021-12-14

2020全球储能市场盘点:乘破浪 聚势

9.8GW,在已投运化学储能项目中的比为90%,据了绝对主导地位,但从目已投运的锂项目上看,它们的全功率放时长很少能超过4个小时,长时非锂储能技术开始进入大众视线。

2021-01-14

日企加快锂产业投资 构建全球锂供应网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企业近年加快锂产业投资,在全球构建锂供应网。

2019-10-17

谁能夺得今年动力头把交椅?

,SNE 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LG化学上半年总装机量为10.5GWh,同比上涨82.8%,市场份额为24.6%,成为上半年市率最大的动力制造商。

2020-08-26

报告:中国2035年新能源车销量比或超60%

动力装机结构呈现能量密度高、低“两极化”发展,140Wh/kg及以下和160Wh/kg及以上装机量份额显著升。企业积极布局固态,有望2030年实现产业化。

2021-12-21

生物是替代能源新蓝海?

美国和巴西分别是世界第一、第二生物生产国。我国自20世纪末为消化陈化粮和为丰产的玉米寻找新出路开始推广乙醇,近年来生物发展愈来愈得到广泛关注。

2022-08-23

松下如何败退?

丰田不能允许自己两个供应商被一家公司垄断。2011年,松下全面收购了三洋作为子公司。同年,松下宣布将为普锐斯的PHV版本供锂离子,当然,真正的锂供应商还是原来的三洋。

2022-08-10

格局向已变,谁会从中受益?

三元锂失宠,磷酸铁锂却一路走高,这场以特斯拉牵头刮起的“无钴,几乎改变了行业的发展趋势。

2020-03-20

海上平价倒计时:地补或无 你准备好了吗?

表2:2018-2019海上发展大省的发量和用量对比单位:亿度(量)表3:2019年海上大省并网运行统计数据可见,源结构优化、可再生能源比例升及巨大的源缺将给海上带来所未有市场机遇广东

2020-05-07

2022年2月我国锂离子蓄22.72亿美元,同比增长37.79%

据我国海关统计,2月,我国锂离子蓄22.72亿美元,同比增长37.79%;出数量为22686.59万块,同比增长8.43%。

2022-04-22

丰田在华新设一家工厂 将于2021年投产

丰田升其在华车载产能从PEVE官方上公布的信息显示,目PEVE在华已有两家工厂,分别是科力美汽车动力有限公司和新中源丰田汽车能源系统有限公司。

2019-08-12

钠离子能否入局动汽车和储能市场?

但钠离子的隔膜和解液成本很高,因此钠离子的成本也相对较高。钠离子能否成为锂离子的低价替代品,从而缓解供应链压力?原材不仅直接影响性能,还决定成本的高低。

2022-12-23

国网庆阳供公司:党建引领促升,专业协同转行

+深化升工程”工作部署,国网庆阳供公司结合甘肃省力公司“行建设年”整体工作安排,为实现党建工作与行建设工作深度融合。

2020-12-18

“十四五”时期将是能源结构转型重要支撑

截至2019年底,累计并网量突破2.1亿千瓦,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和应对环境气候变化作出贡献。周健奇表示,目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全国发总量的比重接近28%。

2020-09-09

固态储氢材要走出“象牙塔”

氢能除了应用于汽车,还可应用于发、工业及其建筑等领域,因此,将氢能纳入我国整个能源体系备受关注。开发新型储氢材是氢能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

2020-04-08

新能源汽车产业过剩险积聚 建议高技术门槛

但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高,行业发展也面临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目,产能过剩险正在积聚、充及加氢基础设施不足、产业链整体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一系列现实瓶颈亟待破解。

2019-06-25

首条1GWh固态生产线将诞生

固态将迎投产小高潮近日,辉能科技与南都源就固态生产技术授权合作案达成初步共识,辉能科技授权能量密度约240Wh/kg的固态芯生产技术给南都源,并供生产所需之核心设备与材,而南都源将建国内首条

2019-04-10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