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碳、减碳、去碳、零碳”的舆论环境下,不仅是环保组织强烈反对任何含碳化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一些大型跨国石油公司也在自己的“零碳”战略中主动减少油气产量,实现生产过程的零排放,承诺要将销售给终端客户产品的碳足迹也降到零
中国石化近日已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三家单位分别签订战略合作意向书,正式开启了碳达峰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研究的序幕。
关于公布2024年度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典型案例名单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25〕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 根据《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典型案例遴选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指南》初步构建了一套适用浙江省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影响评价的工作体系,能对我省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履行碳减排义务以及建立碳管理机制起到很好的引导性作用。
01 零碳排放目标紧迫,加速布局汽车氢燃料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近日召开的202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表示:“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世界潮流,我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发展公共交通、智能交通
……四川的能源类高校和研究机构,之所以能在双碳领域受到热捧、走在前面,很大程度得益于四川的能源资源禀赋优势和低碳能源结构。实现双碳目标,我们该如何利用能源?作为清洁能源大省的四川,能否成为减碳先锋?
……四川的能源类高校和研究机构,之所以能在双碳领域受到热捧、走在前面,很大程度得益于四川的能源资源禀赋优势和低碳能源结构。实现双碳目标,我们该如何利用能源?作为清洁能源大省的四川,能否成为减碳先锋?
“技术创新”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实现途径,是推动全社会绿色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为了推进碳中和技术创新与相关项目落地,在本次会议期间,中国能源网与碳中和技术创新挑战赛组委会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
为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人民银行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金融机构为碳减排重点领域内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
加速产品升级 科技润滑助力减碳截止到2020年6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6亿辆,为有效控制燃油车辆碳排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新能源车辆产业扶植政策,旨在从降低燃油车辆碳排放和增加新能源车辆市占比两个维度
,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动员全区上下乘势而上、加压奋进,加快推进一批高质量项目开竣工,持之以恒强服务优环境,全力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奋力实现上半年“双过半”目标。
这是“智造柳东”的生动注脚。在自治区、市两级自然资源部门指导下,位于柳东新区的一宗存量工业用地被调整为兼容工业、商业与科研功能的混合产业用地。
柳化氯碱副总工程师兼烧碱分厂厂长吴德焕用一句话,解析了数字增长背后的根本原因:企业全力推进数智赋能行动,积极搭建产业园智慧平台,为化工生产配备“智慧大脑”,生产过程实现了生产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和多系统数据互联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