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 | 耗时 47 ms

提升链水平 增强企竞争力

今年10月28日,广西集团“菱势工程”正式启,计划在2025年至2027年总投资150亿元,“131”规划高质量落地,即倾力打造1个“菱势”品牌、3个国家级制造单项冠军和1个生态链

齐心协力重振柳州工雄风

同时,加快电化、智品的研发和高端品、的布局,形成中长期发展增长点;持续加强科技创,提升全面解决方案的广应用,重点解决“卡脖子”项目,加大广西本地研发和制造体系建设;进一步整合食品供应链上下游资

【解读】重点工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附图解)

优先聚焦电力、煤炭、天然气、燃油、钢铁、电解铝、水泥、化肥、氢、石灰、玻璃、乙烯、合成氨、电石、甲醇、锂电池、、光伏和电子电器等重点品,到2027年,制定出台100个左右重点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

关于2024年自治区铝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拟支持项目名单的公示

20万吨电池铝箔技改项目(一期)2广西中南光电有限公司高效智光伏组件、铝边框、储运维项目3广西华银铝有限公司煤气发生炉换型升级改造项目4广西澳泰铝有限公司年30万吨铝高性铝板带箔及配套建设年

2024-07-18

加快项目建设 实现合作互利共赢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俊)4月25日,自治区副主席,市委书记谭丕创在柳会见出席我市人工智(AI)赋传统转型升级大会的湖北程力专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程阿罗一行。

广西发布《支持工领域设备更的若干政策措施》 ​最高补贴1000万元

《措施》一共9条,涉及技术升级、设备更、节降碳等方面,制造高端化、智化、绿色化发展,单个项目最高资金补助不超过1000万元。

市商务局举办2024年外贸综合服务务会议 知己知彼 助力拓展外贸格局

他说,柳州工基础好,传统外贸企向跨境电商领域转型空间大,他很看好柳州配领域的发展前景,并希望与柳州企深度合作、共赢发展。

超过去年全年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10月20日,记者从广西集团所属的五菱柳机获悉,今年1月至9月,该公司缸盖毛坯量达61万件,超过去年全年量,同比增长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和信息化部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和信息化部公告2024年第25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财政部 税务总局 工和信息化部 交通运输部关于节 船享受船税优惠政策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和信息化部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和信息化部公告2024年第27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财政部 税务总局 工和信息化部 交通运输部关于节 船享受船税优惠政策的通知

柳仲言:加快建设制造强市,重振柳州工雄风!

”“持续在优化升级上下功夫,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充分释放发展优势、挖掘发展潜力、形成发展”。

为科技成果转化开辟通道 ——关注广西学研合作大行柳州市科技成果对接合作给企带来的机遇

60多家企带着问题与需求走近台上的路演专家,大家通过面对面加好友、进企聊想法等互方式,针对性地开展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也为拓展市场的企开辟科技成果从校园到间的通道。

我市人工智传统“智改数转”

现场举行了授牌仪式、项目签约、主旨演讲等,一系列行人工智传统“智改数转”,助力柳州加快型工化、发展质生力、建设制造强市。

广西第二批链主型龙头企公布

上榜的这6家柳州企都涉及,包括三电系统(力电池)、发机系统、底盘系统(桥)、身系统(轮胎)等细分领域。

市工信局领导率队到阳和工区走访企

7月27日上午,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庆林率队到阳和工区,重点围绕企开展走访调研,深入了解企经营情况。区党工委书记陈文杰陪同。

做大做强模具企

钳工在组装模具。5月9日,在位于柳南区的柳州建林模具有限公司生线上,工人仔细地操作着合模机,将一套模具进行上下加压合模,让品密封性更好。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方案》

(七)实施“三样”物流高效便捷工程。加强电、锂电池、光伏品“三样”出口的国内港口仓储设施建设,支持高效便捷出口。

汇集行智慧 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刘心蕊)4月28日,第七届全国食品风味化学与感官分析大会暨第三届全国生鲜营养预制食品研讨会在柳举行,搭建平台,共谋风味与健康“双向奔赴”的行发展路径。

2025-04-30

消费品以旧换 | 江苏:突出“三个聚焦”提升家装厨卫“焕”热力

江苏省商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商务部“消费促进年”工作要求,深入拓展“苏消费”系列活,聚焦政策叠加、省市联、政企协作,扎实进家装厨卫“焕”,消费品以旧换政策落地见效

全市制造品质量合格率广西第一

在质量强市战略的助下,柳州制造质量竞争力指数为85.67,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46个标准分,高于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平均数,稳定处于全国中上游水平;全市制造品质量合格率为94.92%,排名广西第一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