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需 | 耗时 36 ms

跨界合作产业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近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欧校友产业协会来柳,与东风柳围绕“龙行工程”战略落地与物流生态体系建设共同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2025-04-15

中国首破年度1000万辆

11月14日,2024年中国1000万辆达成活,在湖北武汉举行。此次活是在工信部指导,由中国工业协会主办。随着10余家企的整线,中国迎来年产1000万辆的荣耀时刻。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征集制造业企业融资求的通知

有关事项通知如:一、征集对象 有信贷、债券、股权、保险、上市、并购重组等融资求的制造业企业。

自治区科技厅关于征集2025年社会发展领域重大研发求的通知

自治区科技厅关于征集2025年社会发展领域重大研发求的通知(桂科发〔2025〕15号)自治区各有关部门,各市科技局,各有关单位:为深入实施创发展战略,加快启一轮科技“尖锋”行,谋划2025

惠企政策进园区 ——北部生态区惠企政策宣讲会

2024年11月14日,柳州市第十八届中小企业服务月惠企政策宣讲会在北部生态区成功举办,为进一步宣传税收、社保、外贸、数字化转型等惠企政策,引导企业知政策、懂政策、用政策、享政策,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竞争力

2025年“融促柳企”政金企对接进园区活(鱼峰区专场)成功举办

我市8家金融机构代表、鱼峰区20余家有融资求的企业相关负责人参加活

做强特色产业 助村振兴

,要求该镇抢抓机遇、奋勇争先,干字当头、干出成效,全面村振兴,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三江赋加力。

2025-02-17

自治区科技厅关于征集2025年糖料蔗机械化收获装备领域重大研发求的通知

自治区各有关部门,各设区市科技局,各有关单位:为深入实施创发展战略,贯彻落实自治区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在自治区糖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2025年第1次会议上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快先进技术应用,提高糖料蔗机械化收获装备的性和可靠性

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我们将深入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工业发展大会上的工作部署,把发展重心转移到抓工业、抓制造业上来,依托本地产业优势,要素聚集,找准发展质生产力的契合点,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担当主力 技术不断迸发 ——我市上半年产业亮点观察

“全市产销量超越燃油”“多家企出口创高”“零部件受越南青睐”“无人驾驶产品丰富”“‘柳产人形机器人’造‘柳产’”……今年以来,我市产业多点开花,从技术、智造到产品,都迸发出旺盛的创活力

质量提升深度研讨,赋升级共赴未来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持续深化“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制造城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专精特发展为重点,综合提升中小企业力素质

2025年“融促柳企”政金企对接进园区 首场活成功举办!

根据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2025年“桂在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工作要求和柳州市第十九届中小企业服务月工作安排,为搭建“政金企”三方之间高效沟通的桥梁,金融资精准滴灌中小企业,助力我市企业纾困解难、

型工业化 发展质生产力

日报消息 据广西卫视报道:冲刺四季度,柳州市积极开展“狠抓落实、深化改革、服务企业、保障民生、发展”专项行,健全体制机制、统筹资力量,加快型工业化、发展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

“智造”促发展 驶入“快道”

随着全球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已成为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全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是广西深入实施工业强桂的发展战略。

“柳产”+“广西竹” 一桩好事多方受益 各方联“以竹代塑”项目落地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通讯员李宋娟报道摄影)一项科技创,既产品提升性、降低成本,还助力绿色发展和村振兴,并带县域经济发展,有这样的好事?

柳产“充电宝”销往全国各地

8月1日,记者在柳州五菱工业有限公司桥厂看到,排列整齐的“充电宝”安装上外饰后,准备发往全国各地进行充电服务。

AI与DeepSeek工具提效沙龙 开启数转升级

为了加快柳州市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进一步加深我市中小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4月18日上午,我中心精心策划的“智赋柳企”中小企业素质提升系列活——“AI

以精准服务助企业高质量发展

日报消息(通讯员龚普康、梁秀明)11月5日,三江侗族自治县召开2024年11月“1号直通”座谈会,听取企业诉求和意见建议,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困难,进一步优化侗营商环境,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全力三江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工业领域电力求侧管理典型案例(2025年)及第七批参考产品(技术)征集工作的通知

求响应、绿色用电、电替代、智用电等方面积极采取先进的技术、经济和管理措施,在优化电力资配置、提高电利用效率效益、节电减排等方面具有引领作用。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