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探索“地热 清洁能源 | 耗时 31 ms

自然资部: 我国耕保护依然面临多种压力

2020-02-14 09:19:38 科技日报   作者: 记者操秀英  记者近日从自然资部2019年耕保护督察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国耕保护依然面临多方面压力,一些方没有处理好保耕

2020-02-28

汽车赶考“后补贴时代”

如今,在取消方补贴、2020年补贴整体退出的背景下,新汽车产业的下一步发展成为焦点。

2019-07-03

“宁王”接连签署储战略合作协议 概念股继续嗨?

“宁王”宁德时代近日接连签署储有关的战略合作协议,否引发了A股相关概念大幅上涨,不禁让人期待。10月22日,宁德时代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1-10-26

科技:以异质结创新技术撬开海外市场 19年出货量目标升至5成

2019-05-16 15:57:47 中国网在全球新产业加速变革的大背景下,中国光伏制造企业已越发活跃于国际舞台。

2019-05-16

一季度新汽车销量创出新高,交付量新高引发产业躁动

在这批造车大潮的推动下,起步就瞄准高端市场、动辄投入上千亿元、研发电动汽车与智网联,都只是行业的入门级水平。必须指出的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新汽车的吸钱效应必将再次显现,可比以往更甚。

2021-07-08

汽车大补贴时代已经结束 直面竞争才有机会

在近期召开的2020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今年7月1日新汽车补贴不会再进一步退坡。此消息释放后,瞬间在资本圈和汽车圈引发议。

2020-01-15

四川投与特变电工携手开发风电光伏项目

2019-04-16 08:53:57 中国煤炭资网四川国资委消息称,日前,在“2019年度电成本最优高峰论坛”上,四川投所属分布式有限公司(简称“川分布式公司”)与特变电工新疆新股份有限公司

2019-04-16

联合瑞升深耕高效节技术开发领域,持续为工业节升级转型赋

公司自主研发的 “基于大型增汽机的电厂乏汽余回收供及冷端节系统”,被国家工信部列入“国家工业节技术装备”推广目录,该技术可以实现乏汽零排放,大幅降低煤耗,实现节减排,高度契合国家战略产业导向和节环保政策

2022-12-13

汽车销量三连降 破局须强化供给侧改革

聚焦“迎接出行革命”主题,多位专家学者畅谈汽车产业的绿色化、电动化、智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北京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连庆锋却讲起了新汽车的发展困局。

2019-10-28

国家局总工程师一行现场调研莆田石城海上风电项目

2019-06-25 08:29:02 中国海上风电网6月21日,国家局总工程师向海平一行到第十二项目部承建的莆田石城海上风电项目进行现场调研。

2019-06-25

第四届亚洲海洋风大会12月21日在沪召开

会议名称:第四届亚洲海洋风大会会议点:中国·上海会议时间:12月21-22日第四届亚洲海洋风大会以“聚焦低碳,走向深海”为主题,聚焦低碳转型,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定向邀请400位行业决策者

2021-12-20

生成式人工智如何监管

  只花9.9元,上传二十几张照片,就获取一套人工智生成的写真集。过去两周,“妙鸭相机”小程序成为我国生成式人工智领域的一个爆款应用。

2023-08-02

科技携多款重磅产品闪耀2020 SNEC

2020-08-10 11:30:50 5e8月8日-10日,全球规模最大、最为专业的光伏展会——SNEC第十四届(2020)国际太阳光伏与智慧(上海)论坛暨展览会在上海隆重举行。

2020-08-10

特斯拉股价大跌 新汽车“泡沫”濒临破裂?

支持者认为,特斯拉业绩和销量持续向好,并且在智电动汽车市场位领先,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大获成功,是其市值持续增长的原因。

2021-03-10

首批新汽车电池退役潮来了 回收企业却“吃不饱”?

“再加点钱直接买辆新车了。”这让新车主刘功有点“肉疼”。毕竟,5年前这辆新车的售价,补贴后仅为10万多元。

2021-11-16

如何看待新汽车销量不断超预期?

根据《节与新汽车技术路线2.0》中针对新汽车未来发展规划预测,至2025年我国新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15-25%,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将占90%以上。

2021-12-21

中国氢产业蓬勃发展 国产化商业化步伐提速

程景伟 摄为期4天的2020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产业大会22日在广东佛山落幕,一批氢商业化应用产品在大会上亮相,展现出中国氢产业蓬勃发展态势,尤其是国产化和商业化方面的发展步伐提速。

2020-10-26

国内首条超高强度钢管气胀成型生产线进入量产爬坡期 每分钟下线1套汽车A柱加强管

当天,秋雨潇潇,超高强度钢管气胀成型生产线却火朝天——管件经过弯管和预成型工序后,被机器人送入温度高达950摄氏度的加炉加,又经过模内高压胀型、快冷淬火等工艺,零件的抗拉强度达到1500兆帕,1

柴茂荣:中国氢产业尚处第二梯队

发展氢对优化终端体系,确保供应自主高效意义重大。”国电投氢公司董事、首席技术官柴茂荣对极派Daily表示。氢释放无碳一次,促进体系低碳化,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

2022-01-10

IEA:2019年交通领域氢应用成突破口,中国增速最为显著

2020-07-24 09:22:36 北京国发智慧技术研究院、绿智库国际署(IEA)近期发布氢《跟踪报告》,着重从低碳氢生产、氢各领域应用和氢各国战略等多个维度对2019年全球氢发展情况进行梳理

2020-07-24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