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排量 | 耗时 11 ms

可与防治空气污染同行

,全球二氧化碳每年增加超过3%;2010年以来增加趋势有所放缓,增长率保持在年均0.9%;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预计增幅为0.6%,低于2017年的1.5%、2018年的2.1%,增速趋缓。

2020-01-03

中国碳放10年间减少35%

科学研究发现,化石燃料若未经充分燃烧就入大自然,将吸收阳光热造成地球环境变暖。迄今,各国均依据燃料消费总计算碳,但由于燃烧效率和环保措施不同,计算的精确度明显不足。

2020-07-24

2020年度广东省深圳碳放履约工作顺利完成687家碳放管控单位100%履约

据介绍,2020年度深圳市碳放管控单位共687家,覆盖制造业、电力、水务、燃气、公共交通、机场、码头等31个行业,已提交与2020年实际碳相等的配额或可用于抵消的国家核证自愿减,履行了2020

2021-08-11

海南开启碳放环评试点!

新建“两高”项目应该在开展环评工作时同步开展碳评工作,鼓励现有“两高”项目积极开展现状碳评工作,主动提出碳放总控制及减要求。

2021-08-03

清华大学副教授赵明:生物质能是零碳放和负碳放途径的重要载体

首先,从放总看,我国碳放总约为美国的2倍多、欧盟的3倍多,实现碳中和所需的碳放减远高于其他经济体;第二,从碳强度看,我国单位GDP碳放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第三,从发展阶段看,欧美已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放脱钩

2021-08-23

山东重点污单位监管出新规

微信截图_20191104083221各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在每年3月底前确定本行政区域的重点污单位名录,重点污单位污总占比不得低于行政区域工业污总的80%。

2019-11-04

污染减仍然有很大空间

在笔者近日参加的一次大气污染治理研讨会上,有人认为,目前减空间已经收窄。还有人提出,能不能从考核机制上给已率先接近空气质达标的城市“松松绑”,让这些地方“等一等”“松口气”?

2021-07-28

未来十年全球每年需减2.7%

2.7%;而要实现将升温限制在1.5℃的目标,在2020—2030年间,全球碳放每年需减少7.6%。

2019-11-28

吴炜率队到柳东新区调研时强调争当高质发展头兵

吴炜强调,柳东新区要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切实肩负起市委、市政府赋予的重大责任,持续树牢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的鲜明导向,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争当柳州经济社会高质发展的头兵。

中国启动碳放权交易市场

2021年7月16日,经过前期紧锣密鼓的推进,备受瞩目的全国碳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当天收盘,交易总达410.40万吨,交易总额突破2亿元人民币,首日交易迎来开门红。

2021-07-26

污水处理行业碳减路径在哪?

论坛上,有专家指出,污水处理行业碳占全社会碳放总的1%~2%。那么,污水处理厂的碳放有哪些?

2021-08-06

央行推出碳减支持工具

中新网11月8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人民银行创设推出碳减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

2021-12-31

央行推出碳减支持工具

,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

2021-11-09

跨国油企大谈“净零放”引争议

英国《卫报》指出,BP的净零目标要求该公司每年从其油气业务中清除超过4亿吨的碳,但该公司仍计划2018至2030年间将油气产增加20%。

2020-03-19

我国碳放强度大幅下降

近年来,我国碳放强度大幅下降,截至2018年,碳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5.8%;未来,将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相关制度建设。

2019-09-02

为全球海运减提供“中国方案”

海上航运作为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的支柱,占世界贸易的80%以上。但是海上贸易每年带来数十亿吨温室气体放,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持续威胁。

2021-12-31

为全球海运减提供“中国方案”

海上航运作为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的支柱,占世界贸易的80%以上。但是海上贸易每年带来数十亿吨温室气体放,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持续威胁。

2021-11-30

贵阳电网2022年新能源发电近8亿千瓦时 减二氧化碳78.9万吨

2月1日,记者从南方电网贵阳供电局获悉,2022年,贵阳电网新能源发展迅速,成效明显,2022年发电达7.9156亿千瓦时,同比上升64.95%,相当于节约31.7万吨标准煤,减少78.9万吨二氧化碳

2023-02-22

借助好政策实现跳跃式发展我市“瞪羚企业”数名全区第一

日报消息(记者谢耘、通讯员廖婧)近日,在自治区科技厅公布的《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瞪羚企业”名单》中,我市12家企业榜上有名,数较上年度翻了一番,占全区39%,名全区第一。

全国碳放权交易谁将受益?

国内首个注册项目,内蒙古龙源风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内蒙古辉腾锡勒风电场项目(注册于2005-06-26,首次签发于2007-11-9);该项目目的是发达国家将通过开展CDM碳交易购买减完成其减CO2

2021-03-26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