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集中性充换电站对大量电池进行集中存储、充电,并在换电站内对电动车进行电池更换服务。”这是国家电网在2011年提出的建设模式,也是目前大多数换电品牌立足的核心所在。
针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间长这一痛点,近年来有车企、电池厂商纷纷尝试采用换电模式。然而目前,不同车企建设的换电站往往只针对单一品牌车型,无法标准化,成为换电模式推广的最大难点。
据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换电模式更多的是解决当下充电模式无法满足的应用场景,弥补充电速度慢及电池续航能力不足的短板,可满足运营时间较长的出租车及重型卡车等的应用需求。
智能换电柜模式被认为是电动自行车行业中能解决居民用电安全的新模式。作为新的商业模式,从社会价值来看,车电分离的运营模式,在安全、效率、成本等维度上,对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与此同时,换电模式下换下来的电池会被送到换电站内部进行慢充补电,慢充虽然耗时较长,但是可以避免快充所导致的电池电量的衰减,有利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这也使频繁在外运行的营运汽车青睐换电模式。
但因为换电站属于重资产运营,以换电运营商或者某个车企的角色均难以打通换电产业链或推进电池的标准化,未能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换电模式尝试者或折戟沉沙,或将其束之高阁,仅有少数企业还在进行技术开发与商业化探索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从当前来看,新能源汽车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处于产业的发展初期,具体表现为技术路线、商业模式都在探索和变化当中,仍有必要支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发展,鼓励企业研发新型充电和换电技术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绝大部分新能源汽车车主、从业者都看好换电模式。然而现实很“骨感”,换电站高昂的建设和运营成本以及较少的数量,让其扩张成为了难事。而如今这道难题似乎有了新解。
2020-10-27 09:06:26 经济观察网今年9月以来,车企换电站建成落地的消息不断传来,与换电站布局较量同步,各车企对外宣传的换电速度也一再缩短,大有相互比拼的架势。
2020年以来,具备“补能效率高”、“补电过程安全”的换电模式迎来新风口,政府侧不断出台新政策指导并完善换电体系建设,企业侧开始布局换电生态,共同探索新能源汽车补电运营新模式。
应用试点启动,换电模式“风口”将加速开启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运行中的换电式私人乘用车在9万辆以上,可换电的出租车也超过了2.5万辆,换电车辆在市场上的推广应用已初具规模。
12月25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6教室座无虚席,全国首批广西第一期数字化管理师中级培训班在此举行了开班仪式。
10秒内就可以更换一块充满电的电动自行车电池,免去七八个小时的充电等待时间——在北京大兴,一种类似“共享充电宝”的智能换电桩已安装了80组,可为至少4000人提供换电服务。
据上证报,6月12日下午,宁德时代举行重卡换电产品发布会,发布“QIJI骐骥换电”重卡换电品牌。据介绍,骐骥换电由三部分组成:骐骥换电块、骐骥换电站以及骐骥云平台。
为什么特斯拉瞧不上蔚来一直坚持的换电模式?在新造车主流利用超充解决续航问题的当下,蔚来为什么要搞出一个换电模式?换电这事儿,究竟靠不靠谱?为什么会存在换电模式?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