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拟依托各自的技术及资源优势,共同推进新能源商用汽车及配套充换电站的产品开发,在未来3年实现3000台电动重卡的销售以及60座以上换电站的建设。
“风光储充换”集中式充换电站近日在海口椰海大道正式投运,放大了风、光、储多能互补效应,提供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和协调控制解决方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能源+充电设施”一体化建设运行模式。
最近,吉利注册了“易易换电”的商标,上汽荣威在发布全系R标及新品的同时也表示R标新车将支持换电模式,北汽新能源则计划年内建设换电站300座,同时将3万台换电车辆投向全国市场。
2020年以来,具备“补能效率高”、“补电过程安全”的换电模式迎来新风口,政府侧不断出台新政策指导并完善换电体系建设,企业侧开始布局换电生态,共同探索新能源汽车补电运营新模式。
为什么特斯拉瞧不上蔚来一直坚持的换电模式?在新造车主流利用超充解决续航问题的当下,蔚来为什么要搞出一个换电模式?换电这事儿,究竟靠不靠谱?为什么会存在换电模式?
据上证报,6月12日下午,宁德时代举行重卡换电产品发布会,发布“QIJI骐骥换电”重卡换电品牌。据介绍,骐骥换电由三部分组成:骐骥换电块、骐骥换电站以及骐骥云平台。
8月20日,蔚来发布电池租用服务BaaS,该服务提供车电分离、电池租用、可充可换可升级的服务。在政策向换电模式倾斜的背景下,蔚来欲通过车、电两端打造业绩新增长极。
“充1小时电要排4小时队;朋友都到家了,我还在高速上排队充电,充电真难”“8小时车程新能源车花了16小时”……有不少网友表示“充电难”,显示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与充电桩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选充电车型、快充车型,还是换电车型?”“换电站前期建设投入高,推广应用难不难?后期规划建设能不能跟上?”“换电新赛道未来能否与充电模式并驾齐驱?”
据了解,作为两轮电动车基础能源换电网络服务商,小哈换电旗下电动车换电柜已于去年正式通过《电动自行车充换电柜技术规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标准认证,成为全国行业内通过该认证的首家企业。
截至2021 年 3 月,全国投运换电站总体规模尚小,仅为 613 座;到 2025 年,我国换电站需求将达 6678 座,电动汽车换电补能总需求达 249 亿千瓦时,换电服务市场规模达 421 亿元。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