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拥抱还是拒绝新能源? | 耗时 33 ms

比一粒盐小的电池问世

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及中国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科学家在《先进材料》杂志上撰文称,他们研制出了迄今世界上最小的电池,可为一粒灰尘大小的计算机供电,未来有望在物联网、微型医疗植入物、微型机器人系统和超柔性电子等领域大显身手

2022-02-28

清洁低碳转型加快 装机将大规模增长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认真做好发展规划,加强电网建设,优化电网调度,加快构建共建共享生态圈,助力省内高质量发展。

2021-12-08

刚刚上路 退役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需进一步探索

2020-10-29 09:19:49 中国汽车报   作者: 王金玉  近日,《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对外发布,向全社会征求意见

2020-10-29

2021年,太阳否拯救加州?

即将到来的三位数的高温将袭击该州在电网通电、防止需求高峰期停电方面,正在耗尽的水电资已被证明并不那么可靠。似乎可以有把握的说,太阳将发挥关键作用,助力加州满足今年的需求。

2021-07-20

「一语道破」不巧合!宁德时代正杀入LG大本营

LG化学当然嘴硬不会轻易承认自己产品的质量问题,打太极转移公众视线,甩锅:“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起火和电池有关,自燃事件主要因为现代汽车的BMS未正确应用。”任性归任性,该赔钱得赔。

2021-03-12

风电将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十年

站在转折的十字路口,尽管有不同声音,但远景坚定地认为,中国风电将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十年。第一,国家发展可再生的目标没有变,去补贴挤泡沫,倒逼产业进入高质量、高效率发展阶段。

2019-04-11

倍捷连接器携手宝西亮相台湾国际智慧

倍捷连接器(PEI-Genesis)将携手宝西(Positronic)共同展示多款面向领域的连接器及线束产品,宝西优质的电和信号连接器制造商,倍捷连接器于2018年成为宝西(Positronic

2020-09-24

安全性先进性的前提 汽车电池升级“在路上”

产品强调安全多于续航比亚迪透露,搭载“刀片电池”的汽车续航里程可达600公里,将于今年6月投产上市。但这家公司似乎并未过多强调其续航性,而尤其强调其安全性。

2020-04-13

为什么说银隆中国储产业最具影响力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银隆成立于2008年,以锂电池核心材料、电池、电机电控、充电设备、智系统、纯电动整车研发、生产、销售及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一体化的全球综合性产业集团。

2020-09-28

李俊峰:谁都在眼红,这个大风险

2021-04-09 11:01:18 中国研究会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研究员、中国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研究会可再生专委会主任李俊峰日前在“云上会*中国经济论坛 开局”专题系列直播中表示

2021-07-22

谁会吃宁德时代的大饼

如何让电动车补像加油一样便捷,汽车面临的终极质疑之一。车企在这方面提供了诸多方案,蔚来做换电,特斯拉等车企做超充。现在,动力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提供了一个的方案--组合换电。

2022-01-25

产业生态也在“狂飙”|3月5日中国氢产业应用生态峰会圆满落幕!

由中关村科学城指导、中国研究会燃料电池专业委员会与中关村氢与燃料电池技术创产业联盟主办、北京氢璞创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关村会展与服务产业联盟承办、镜与一束碳中和研究院联合协办的中国氢产业应用生态峰会于今日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示范区会议中心圆满落幕

2023-03-23

汽车补贴政策切换

但也有广汽北京鑫敏恒4S店销售顾问对记者表示,6月26日后购买车并不涨价,“购买广汽Aion S不会涨价,你要7月份下订单,8月份提到车。”

2019-06-25

REA报告显示:生物英国可再生的领导者

2019-03-29 13:32:21 中国网英国可再生协会(U.K.RenewableEnergyAssociation)发布了一份报告,这其生物战略的第一部分。

2019-03-29

储存的经济

电感储不成熟,但也有应用的例子见报。3.电容器储电容器也一种储原件,其储存的电与自身的电容和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E =C*U*U/2。

2019-08-05

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发展

智利的矿产蕴藏量丰富,锂产量位居世界第二,在发展汽车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2023-02-07

国家电网建7.8万充电桩刺激车消费

投资27亿元4月14日召开的“2020年全面建设汽车充电设施项目集中联动开工视频会议”透露,国网计划投资27亿元,增充电桩7.8万个。

2020-04-15

电动汽车理想的电池吗?

2020-11-13 08:47:55 舆情想象一下,有这样一种电动汽车,轻便、高速、单次充电行驶数百英里。它无需备用电池,大大减轻了负重。因为电池与车身已经融为一体。

2020-11-13

国际署:2021年全球碳排放量将进一步上升

2021-03-04 10:05:13 圈国际署(IEA)3月2日发布《全球回顾: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报告说,过去一年,受冠疫情影响,全球与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5.8%

2021-03-05

海洋最终的可再生

2020-04-07 13:58:18 中国石化闻网据今日油价4月2日报道,尽管潮汐和水波动力发电的大势宣传清洁生产中最大和最后的前沿,但他们从未完全发挥过他们的潜力。

2020-04-08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