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储能成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如何更好地发展和利用储能技术成为政策热点。2021年4月和8月,北京分别发生了一起电池储能和飞轮储能事故,储能安全问题引发广泛关注。
在放电过程中硬碳负极的膨胀收缩更加均匀,增加了其循环稳定性、充放电性能,并延长了钠离子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 随着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迅速扩大,对储能电池新材料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3月14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4家机构碳排放报告数据弄虚作假等典型问题,中碳能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希诺新能源有限公司和辽宁省东煤测试分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被点名批评。
2019-08-01 10:27:53 PV-Tech每日光伏新闻 作者: Xin Yin 坐落于西安泾渭新城的西安重工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重装”)分布式光伏电站
今报柳州讯(记者廖艳明)1月4日上午,柳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柳州市市长张壮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世界能源结构已经发生两次转换,第1次转换实现了薪柴向煤炭的能源革命,第2次转换实现了煤炭向石油、天然气的能源革命,当前正在经历传统化石能源向新能源的第3次重大转换。
记者日前从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1》发布会上了解到,2021年,我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
2019-07-22 10:42:22 中国电力新闻 作者: 黄蕾 雷震 7月15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投运省级新能源大时空尺度发电预测平台。
继SK能源蔚山储能电站起火后,仅隔五天,韩国再次为储能系统安全问题敲响警钟。1月17日5点01分,韩国义城消防局接到报告称,位于庆尚北道军威郡牛宝郡新谷里的太阳能发电厂发生火灾。
据近期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1》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达到7.5亿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4.2%,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9.5亿吨,
主体赛制造业项目组,既包括采矿冶炼、纺织服装、机械制造、产品代工、小商品制造等传统产业的改进创新和升级迭代,也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
当然,随着可再生能源预测技术的进步,可再生能源的预测越来越准确,这个问题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是可再生能源靠天吃饭的一次动力1注定了,在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可再生能源预测不可能完全准确,也不可能按照系统需要的精度和速度进行大幅调节
2021-02-07 07:24:28 新华社 作者: 屈凌燕 记者从5日举行的浙江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浙江将扩大清洁能源消费,加快电动汽车推广使用
2020-02-24 13:49:43 角马能源 作者: 师雨菲 在各方势力的合纵连横下,一个新时代正在崛起。面向平价时代的光伏新征程上,战火已愈演愈烈。
2020-06-05 07:53:04 甘肃日报 作者: 沈丽莉 牛炜 胡卫东 据甘肃日报记者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获悉,截至6月1日,国网甘肃电力5月份省级结算新能源上网电量达到
2、《陆上风能战略》德国《陆上风能战略》提出到2035年实现陆上风电装机容量160吉瓦的目标,并提出了推进陆上风电发展的12项行动举措:1.通过《可再生能源法案》促进扩张。
近年来,得益于能源主管部门的鼓励、引导,行业优胜劣汰,我国光伏产业链体系日渐完善,从上游高纯晶硅生产到中游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再到终端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营,一个完整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垂直一体化光伏新能源产业链已然形成
其中,华润新能源投资一个项目,项目装机300MW;协合新能源投资一个项目,项目装机200MW;国家能源集团投资2个项目,项目累计装机195MW;丰华能源投资3个项目,项目累计装机180MW;特变电工投资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