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投资遍 | 耗时 14 ms

隆基股份半年成绩单: 研发入 16.14 亿保持科技领先,电池新技术屡刷世界纪录

公司经营持续保持稳健,产负债率为55.18%,较2020年末下降4.20个百分点。

2021-09-01

产模式迎战“去补贴” 协鑫新能源荣获“光伏应用奖”

协鑫新能源是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光伏企业,基于太阳能电力产管理的核心定位,聚焦项目开发和智能运维,持续为社会提供清洁、安全、高效的绿色普惠能源。

2019-06-04

BNEF:2019年可再生能源规模834亿美元 光伏领域下降至257亿

综观2019年可再生能源装机情况,风电(陆上和海上风电)全球规模为1382亿美元,同比增加6%,光伏紧随其后,规模为1311亿美元,同比下降3%。

2020-02-26

新补贴办法下的光伏电站产重新洗牌

2020-03-03 13:35:23 新能源电力联盟   作者: 彭澎  2020年是可再生能源去补贴的关键一年,以财政部、发改委、能源局组队的三大部委开年就抛出重磅文件

2020-03-03

一文读懂:合伙制创业企业的法人合伙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按额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政策

【政策类型】行业性政策【涉及税种】企业所得税【优惠内容】  自2015年10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的有限合伙制创业企业采取股权方式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满2年(24个月)的,该有限合伙制创业企业的法人合伙人可按照其对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额的

电力大数据+金融:助力中小微企业获得无抵押信用融

但由于抗风险能力弱,疫情期间受到冲击较大,许多企业出现金链紧张情况,生产经营困难。

2020-04-26

深挖地热源“富矿”!破解地热发展难题

我国地热能基础源总量约为856万亿吨标准煤,约占全球的2.01%。很多人对地热发电十分看好,行业普观点认为大力开发丰富的地热源可缓解我国能源短缺。

2023-03-29

韩对我光伏企业设置的“低碳质认证”壁垒亟待破除

2020年7月以来,韩国产业通商源部要求所有光伏组件供应商必须具备指定的低碳认证质,但同时又拒绝为我国企业实施认证,造成我光伏企业事实上被排除到韩国市场之外。

2020-10-16

光伏市场格局生变 国密集入场

同时,在光伏电站领域,未来随着更多玩家入场,格局也将进一步重塑。国频繁接盘过去几年,国有本入局光伏行业的案例并不鲜见,不过多表现在光伏项目上,尤其在国内重大项目招标中。

2019-07-08

极电光能获2.2亿Pre-A轮融,碧桂园创和九智本联合领

这是极电光能首次对外融,由碧桂园创、九智本联合领,建银国际、云林基金跟,控股股东稳晟科技追加,共募集金2.2亿人民币,主要用于新技术研发和试制线建设。

2021-10-14

光伏海外新风向

8月16日,在广州举办的2019广州国际太阳能光伏展的同期活动“非洲市场的光伏机会展望”论坛上,众多业内大佬就光伏海外市场进行了介绍。

2019-08-28

政策解读丨柳州出台《柳州市外商股权企业试点暂行办法》

柳州市财政局、商务局、促进局、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柳州市分局联合印发了《柳州市外商股权企业试点暂行办法》(以下简称《试点暂行办法》。

储能风口!百余家企业融超千亿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公布IPO进度的储能产业链企业共有120多家,覆盖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电池制造等,大批企业启动融、排队入局。

2023-02-06

韩国“宁王”北美大举 15亿美元建立新动力电池企业

,准备大举扩建其在美国密歇根的动力电池厂。

2022-03-30

张壮与福建考察团座谈 并发出诚挚邀请欢迎来柳兴业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俊)昨日,市长张壮与福建考察团团长、福建省工商联副主席、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少雄等40多名企业家座谈,在广泛领域达成合作共识、营造合作机会,并发出诚挚邀请:开放包容的柳州欢迎广大企业家和八方客商来柳兴业

我国干热岩源开发尚处起步阶段

2019-09-04 14:57:52 国家能源报道   作者: 安栋平  “油气开发的技术装备,经借鉴、引进、吸收、改造并进一步攻关,可入到干热岩源的开发利用中。

2019-09-04

何继善院士:深圳地下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地热

2021-04-09 09:02:04 深圳商报   作者: 吴吉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深圳的地热、海洋源都非常丰富,只要合理利用,深圳在助力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方面也可以在全国走在前列

2021-07-15

全球首套1MWh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正式运,助力“双碳”目标达成

2021-06-30 15:51:03 中国能源网6月28日,全球首套1MWh钠离子电池光储充智能微网系统在山西太原综改区正式入运行。

2021-07-15

蓄势谋能向“新”加速 ——从2023年工业对固定贡献持续加大看我市经济活力

2023年,我市通过产业项目“点”上开花,产业链“线”上发力,产业集群“面”上布局,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工业对我市固定贡献持续加大。

国务院关于加强固定项目本金管理的通知

,是促进有效、防范风险的重要政策工具,是深化体制改革、优化供给结构的重要手段。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