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承诺制审批 | 耗时 16 ms

广西智能造标杆企业名单公布柳州3家企业上榜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3月9日,记者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广西首次评选智能造标杆企业(原称“未来工厂”),全区8家企业上榜,我市柳州柳工挖掘机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贵州进一步降低单一工商业电价 7月1日起执行

2019-06-03 13:09:09 多彩贵州网5月31日,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发布消息,贵州决定进一步降低工商业及其他用电类别单一电价,新的价格政策自2019年7月1日起执行。

2019-06-03

智慧工厂生产忙 智慧造赋能高质量发展

沙坪坝区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2-08-31

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韩国三大电池造商被迫涨价

据外媒报道,韩国电池造商合计占据全球电动车电池市场40%的份额,但随着电动汽车产量的增加,以及各国电池造商竞相提供廉价电池的情况下,韩国电池企业面临的问题越来越明显。

2021-12-28

俄罗斯正在为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造设备

 根据合同,该企业将为核电站第七和第八机组造两个压力补偿器。压力补偿器用于在核反应堆一回路中产生并维持冷却剂(水)的压力和体积。在机组处于过渡和紧急运行模式期间,该设备用于限压力波动。

2020-08-24

我市建立发展环境“瞭望”工作机 护航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5月5日,市非公有经济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对《柳州市建立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瞭望”工作机实施方案》进行部署。

赢合科技总裁许毅:做精单机设备 助力电池极致

“极限造”设备企业责无旁贷 技术投入是根本途径对于当下电池企业提出的极限造概念,许毅表示,“这是行业一大幸事,以前大家更多追求的是效率、产能等很宽泛的东西,现在有电池企业开始注重这种非常细节的、更专注的事情

2021-03-30

柳钢线材再添新成员直径11毫米SWRH82B钢绞线试成功

日报消息(通讯员孙晓鹏、潘斌)日前,柳钢集团第一轧钢厂成功试出直径11毫米SWRH82B钢绞线。经检验,该产品组织中索氏体化≥90%,各项性能均达预期效果。

氢储运技术突破约,助推我国氢能产业提速

然而,氢储运作为氢能源产业链中最关键的环节,却如“阿喀琉斯之踵”一般,约着我国氢能源产业向规模化迈进的步伐。

2022-10-10

工控猫携手施耐德电气引领热力系统智能控新方向

随着国家的高速发展,我们不难发现,环保正在倒逼热力行业变革,清洁高效是热力行业主要发展方向,因地宜开展工业集中供暖是热力行业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2019-03-28

加快形成一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撑点——我市召开二○二二年度投资促进工作大会暨产业大招商三年攻坚行动推进会

要围绕产业布局,明确主攻方向,聚焦重点在招“大”、引“新”、延“链”上下狠功夫,力争引进一个大企业、突破一个大产业,加快形成一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撑点。

国网股份改造提速,十家电力交易中心集中挂牌增资

2020-04-27 08:21:23 界面新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下称国家电网)电力交易中心股份改革再提速。

2020-04-27

国网股份改造提速,十家电力交易中心集中挂牌增资

2020-04-27 08:21:23 界面新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下称国家电网)电力交易中心股份改革再提速。

2020-04-27

“柳州造”亮相广交会科技成果赢得国外客商青睐

由我市企业自主研发的工矿加油机、阻隔防爆撬装式加油站、高性能高速电池阀式喷射器等逾30项科技成果亮相广交会参展平台,展示“柳州造”的水平。

国内首个研发造的风电运维母船新节点!

作为国内首个研发造的风电运维母船,项目分别计划于2023年底和2024年初交付,项目投运后将有效缓解目前中国主流海上交通船窗口期短、无法接续作业、往返次数多、效率低、停机成本高、恶劣海况适应性差、备件运载能力有限等等痛点

2022-12-05

推动我国造业转型升级 京东京造携手工厂“质”造跃迁

  我国拥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造业规模占全球比重约30%,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

2023-03-21

反对美国无理裁 新疆有关光伏企业发表联合抗议书

自治区有色金属行业协会副会长董立在发布会上宣读了《关于反对美国无理裁的联合抗议书》。自治区有色金属行业协会副会长董立在发布会上宣读了《关于反对美国无理裁的联合抗议书》。 

2021-07-26

十年来我国电子信息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1.6%

  记者9月20日从工信部“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2年到2021年,我国电子信息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1.6%,营业收入从7万亿元增长至14.1万亿元,在工业中的营业收入占比已连续九年保持第一

2022-09-21

十年来我国电子信息造业增加值年均 增速达11.6%

  记者9月20日从工信部“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2年到2021年,我国电子信息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1.6%,营业收入从7万亿元增长至14.1万亿元,在工业中的营业收入占比已连续九年保持第一

2022-09-21

储能安全性考验:质量控、设计、技术水平缺一不可

从管理规则来看,保障性规模并不要求强配套储能,未来主要还将通过电价竞争来获得,电网或调峰电源可在竞价空间中获利;市场性规模则需要通过各项手段来自行落实调峰消纳工作。

2021-07-13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