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扩大 | 耗时 12 ms

湖南省最储能电站开工

9月1日上午,湖南省最储能电站——“通湖区滨湖储能电站”在益阳市通湖区千山红镇利厚村胜利开工。通湖区“滨湖储能电站” 主要由磷酸铁锂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升压变流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等系统组成。

2021-09-03

广西科技学科研成果取得重突破获广西科学技术奖两个一等奖

日报消息(记者李书厚)在7日召开的2020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会上,广西科技学荣获广西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类2个一等奖,这是近年来广西科技学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的重突破。

海南核电204修正式开始

2021-04-02 13:24:58 海南核电4月1日0:07,海南昌江核电厂2号机组与海南电网解列,标志着204修正式开始。

2021-04-02

柳工工人:“向国工匠看齐!”

在当晚头条播出的第一集《向着伟复兴坚定前行》报道中,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装配工徐亚奇表示,将在生产线上不断打磨技术,向国工匠看齐。报道称,“这是一个伟的时代!

柳州各商圈、企业、夜市强强联手 促销优惠力度 释放“夜消费”热潮

柳州作为分会场,通过各商圈、企业、夜市强强联手,推出“观、逛、购、玩”促销优惠活动,释放本地夜间经济消费,掀起一轮夜消费热潮。

第七届世界智能会开幕

我们将以智能科技助力高水平改革开放,运用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开放平台智慧化改造,建设港口智慧脑,不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2023-05-22

煤电面积亏损有违常理

2019-08-13 10:35:14 中国能源报当前我国能源发展处于快速转型期,尤其是党的十八以来,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从2013年的15.5%幅攀升至2018年的22.1%,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

2019-08-13

“菱师”杯汽车潮改班选拔赛举行 探索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新业态

比赛现场 本报通讯员 黄琦祥 摄日报消息(通讯员韩立星)5月13日,2023年“菱师”杯汽车潮改班选拔赛在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五菱汽车全球定制化服务研发中心举行。

光伏龙头再签

“硅材料加工设备龙头”上机数控再签单。3月2日,上机数控发布公告,下属全资子公司弘元新材与江苏新潮就“单晶硅片”的销售签订合同,预计2023-2026年销售金额为82.42亿元。

2023-03-27

光伏龙头再签

“硅材料加工设备龙头”上机数控再签单。3月2日,上机数控发布公告,下属全资子公司弘元新材与江苏新潮就“单晶硅片”的销售签订合同,预计2023-2026年销售金额为82.42亿元。

2023-03-14

氢能规模应用为时不远

尽快减排,尽最量减排是唯一的选择。温室气体越早减越好,因为其累积效应巨。笔者认为,绿色能源规模代替化石能源的时代已经到来。减排不仅是可行的,更是经济的。

2022-10-25

我市今年二季度重项目集中开竣工 80个重项目总投资近200亿元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江宏坤)昨日下午,我市在北部生态新区举行2023年二季度重项目集中开竣工暨优必选柳州机器人超级智慧工厂项目奠基仪式。本次集中开竣工的项目共80个,总投资近200亿元。

数据产业项目即将竣工

数据中心楼雏形已现。昨日,在位于鱼峰区洛维工业集中区的中国移动(柳州)洛维数据中心二期项目施工现场,一栋数据中心楼雏形已现,挖掘机正在室外进行土建施工。

鱼峰区举行创新创业

今报柳州讯(记者王剑)8月6日,以“科技创新,成就业”为主题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赛广西赛区柳州市选拔赛,暨2021年鱼峰区创新创业赛,在洛维工业集中区的祥兴科技楼成功举办。

柳职国际化办学成果放异彩 在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赛中夺冠

作为广西职业教育领域优秀代表受邀线下参会、介绍课程建设经验成果、荣获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赛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赛项冠军……8月19日至20日,由教育部、天津市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会在天津召开

中国唐:风电提质促发展

上半年,中国唐系统三级责任主体扎实推进风电提质增效工作,截至6月末,2019年投产的风电项目已基本完成240小时试运工作;中国唐风电装机占比较去年同期显著提高;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9.74%,增速高于容量增速

2020-09-04

地下盐穴变身型“充电宝”

这标志着我国新型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取得了重进展。

2022-06-14

解读:发改委释放重信号!生物质发电纳入国家重项目滚动计划

这意味着量亟待投建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将获得新生,投资商和金融资本重金投入农林废弃物发电产业将不再观望。

2020-04-08

胜达布局5G工业互联网

1月21日,浙江胜达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胜达”,603687.SH)公告称,公司联合数字内容研究院、电子科技学 (深圳)高等研究院、浙江省北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签订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2-02-10

碳卫星:“把脉”全球气治理

这颗“小”身形的卫星,承担着监测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分布的“”使命。从国外专家口中的“impossible”到2016年成功发射,碳卫星目前已在太空中工作了5年多。

2021-12-13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