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在该项目中,矿权办理、已有矿权整合并购、矿山开采、矿石分选及尾渣处理与碳酸锂项目生产同步分期建设。其中,电池级碳酸生产线分三期建设,年产能分别为2万吨、2万吨、4万吨。
据此测算,4月份,全国日均生产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39.35万千瓦,较3月份日均产量减少2.17万千瓦,降幅5.23%。
目前,中国光伏产业已具从上游高纯晶硅生产、中游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到终端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营的全产业链体系,并且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
2021年,全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约2.18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11.8%。在生态环境部2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邹首民介绍了这一情况。
7月16日,蜂巢能源在江苏举行了首款无钴电池量产下线仪式。蜂巢能源称,这意味着全球首款无钴电池走出实验室,正式实现量产,蜂巢能源由此成为全球首家突破无钴电池技术难关,成功实现产品量产的动力电池企业。
而除了储能,锂电池产业链中的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细分领域,也都在受到资金追捧,估值不断提升。其中,隔膜行业的集中度比较高,龙头效应特别强。相对应的,对于磷酸铁锂环扩产规模却是已经疯魔。
新华社布鲁塞尔电(记者康逸)比利时中国经贸委员会主席贝尔纳·德威特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运行提供重要支撑,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看好,将进一步助力全球经济复苏。
当下我调研得知很多辅材厂生意好得不得了,纷纷按下了扩产快进键,很多辅材产能释放时间点是2021年,快速释放的产能叠加缓慢增长的需求终会使得辅材在2021年的某个时间点迎来小年。
截至目前,包括通威股份、保利协鑫、大全能源、东方希望、特变电工等重量级巨头都分别公布了2022年的产能目标、扩产进度或产量实现情况,加上润阳、晶诺等多晶硅新企业都在陆续“上线”,明年预计多晶硅的总产能将走向近
景气度太高,高处不胜寒,作为从未经历过周期跌宕的产业新星,储能的产业格局将走向何处?有哪些相对成熟的产业标杆可以参考?这是目前储能行业普遍关注的话题。亲兄弟可参考?看看当下热闹的锂电储能。
统计数据显示,至2023年底,柳州产汽车累计出口量突破100万辆,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1—4月,柳产汽车整车出口6万辆,同比增长24.3%。
2020-04-27 10:36:13 每日甘肃网4月24日,记者在金昌供电公司有关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4月15日,金昌市156户大工业用电用户复产149户,复产率95.51%;1.52万户商业用户复工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江宏坤)13日,记者从柳北区获悉,根据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2023 年广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认定名单,鹧鸪江钢铁深加工及物流产业园被认定为2023年自治区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2019-12-18 10:45:16 中国经济网据报道,今年11月,LG化学设在南京江宁滨江开发区的动力电池一期项目实现量产,项目全部达产,预计年产值将达600亿元。
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不断提速,已有长安、吉利、福特等一批车企在重庆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图为近日,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两江智慧工厂作业现场,工人正在生产新能源汽车。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