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专注在钠离子电池领域的中钠时代 (深圳) 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钠时代”) 完成首轮融资。本次天使轮融资由紫金港资本领投 ,深圳高新投参与。
技术推动,钠、锂之争重回视野行业对钠离子电池的研究其实并不比锂离子电池晚,早在1976年就已经得到研究,但此后发现,基于钠、锂制作而成的电池正极材料,在对离子进行嵌入和脱出时,锂化合物会获得更佳的性能;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披露的数据,截至2022年全国范围内摩托车保有量超8000万台,2021年纯油摩内销量即达到727.74万台,若未来借助钠电池产品电摩加速替代油摩,国内市场容量有望再上台阶。
钠离子电池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其商业化已经达到何种水平?本文回答这3个问题。在过去十年中,储能领域已经逐渐进入后锂电时代,其标志便是钠离子电池的复兴。
要知道钠离子电池技术瓶颈难攻破,研究速度远远落后于其 “孪生兄弟”锂电池,也正因钠电池技术成熟度低于锂电池技术成熟度,过去的十几年锂电池一直是主流的储能电池,而钠离子电池则处于边缘化地带。
为此,前不久宁德时代百般无奈下祭出了自己的预备军,表示将在今年7月年后正式发布钠电池。一 “钠电池”背后的战场转移需要说明的是,也如卓克老师所言,钠电池并不是什么新技术。
钠硫电池(NASbattery)由NGK Insulators开发,BASF负责分销。钠硫电池已在250多个工业和公用事业项目中应用了20多年,累计装机量近5GWh,是当今最成熟的长时储能技术之一。
7月29日,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线上发布会举行。发布会上,宁德时代正式推出钠离子电池。宁德时代称,其开发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了160Wh/kg,为目前全球最高水平。
英国电池原材料咨询公司基准矿业情报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目前已规划或已建设的20家钠电池工厂中,16家在中国。未来两年,中国的钠电池产能将占到全球近95%。
而早在去年8月,工信部就表示,将在“十四五”相关规划等政策文件中加强布局,从促进前沿技术攻关、完善配套政策、开拓市场应用等多方面着手,做好顶层设计,健全产业政策,统筹引导钠离子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宁德时代方面近日透露,明年宁德时代将有一条钠离子电池产线投入生产,到2023年形成基本产业链。此前,工信部表示,将支持钠离子电池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支持先进产品量产能力建设。
据介绍,该项目一期规划建设年产10万吨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和10条电芯制造生产线,首次投资预计达51亿元,项目建成后,钠离子电池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将实现规模化量产。
该公司早在2018 年发布了全球首辆使用钠离子电池驱动的低速电动汽车;2019年建立了首座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2020年9月中旬,中科海钠宣布钠离子电池已经实现量产,产能可达30万只/月,这是全球首个宣布批量生产的钠电池
硬炭是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它由各种前驱体包括糖类、聚合物以及生物质等在高温下炭化制备而成。硬炭的性能不仅与制备方式有关,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用前驱体的性质。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