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包括清洁低碳氢制备及应用、高效储能、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余热余压高效利用、系统能量梯级利用、电能替代等多能高效互补技术等。
高能量密度正是氢气实现新能源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础,也是氢燃料电池预计实现后来者居上的基础。氢能利用包括制氢、储氢、用氢三个主要环节。在应用端,氢能主要应用在化工燃料、燃料电池和微电网三个场景上。
8月14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出席“2020中国汽车论坛”时表示,要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协调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方案》提出,以客车为牵引,促进物流等商用车产业发展,以重点城市群辐射带动全省范围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到2025年,全省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产业年产值要突破1000亿元。
12月25日,我国单套最大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装置在中原油田成功投产,该装置是中国石化兆瓦级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的核心设备。
2019-05-30 09:26:26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一辆国产商用氢燃料电池物流车驶入上海嘉定区江桥镇加氢站。 新华社记者 方 ?
不过,该站主要负责人李参成向第一财经1℃记者表示,过高的氢气成本正在制约这个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每跑100公里所消耗的燃料费用,大约是柴油车的1.5倍、汽油车的3倍还多。
近日,国家统计部在其印发的最新版《能源统计报表制度》(下称《制度》)中,首度将氢气与煤炭、天然气、原油、电力、生物燃料等纳入2020年能源统计。
为增强电动自行车所使用非金属材料的防火阻燃性能,从源头上降低车辆被火源引燃造成火灾事故的可能性,同时有效降低电动自行车火灾的蔓延速度和燃烧的剧烈程度,新标准进一步加严了与电池直接接触的非金属材料、电气回路
11月12日,位于柳东新区的柳州索能特种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柳州索能”)董事长李容荣信心满满地说,这得益于公司海外业务不断增长,特种变压器等变配电设备出口势头持续向好。
2021年8月11日,中汽协会发布 2021年7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其中,2021年7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2辆和196辆,同比分别增长1.5倍和1.6倍。
截至2018年底,全球正在运营的加氢站超过了400座,全球燃料电池乘用车销售累计近6000辆。我国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汽协会发布2022年8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其中,8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7辆和255辆,同比分别增长1.4倍和5.7倍。
尤其在氢能领域,作为连接上游制氢、储运氢气与下游应用市场的枢纽,加氢站布局的提速,是推动氢燃料电池车发展的关键。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迟缓,正是制约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短板。
(二)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包括清洁低碳氢制备及应用、高效储能、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余热余压高效利用、系统能量梯级利用、电能替代等多能高效互补技术等。
对化石燃料制氢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使用碳捕捉、封存(CCS)技术降低其碳排放水平,由此而生产的氢气则是蓝氢。绿氢是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电解水方式获取的氢气,这种制氢方法可以达到碳排放净零。
据不完全统计,在产业层面,仅2019上半年,国内关于氢能源产业园、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的原材料项目等投资规划已突破2000亿元。随着氢能的爆发式发展,全国各地对氢能产业的规划布局正在提速。
2021-04-27 09:46:00 势银能链近年来,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在我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相关规划。
10月11日,国氢科技增资项目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拟征集投资方数量不低于3个,募集资金不低于16.25亿元,主要用于燃料电池和PEM制氢设备关键部件研发、生产线扩建、基地建设、原材料采购、补充流动资金等方面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