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科研人员的忘我拼搏,又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加持,第三代堆型“华龙一号”横空出世,中国核电技术成功跃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我国核电已经实现了由“二代”向“三代”的技术跨越。
为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近日,市工信局联合市投促局、柳东新区、上汽通用五菱组成招商小分队,赴江苏苏州市、河南驻马店市开展招商活动,先后考察了苏州科易动力有限公司、河南省鹏辉电源有限公司两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为我市新能源汽车寻求
日报消息(记者韦斯敏)近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发布2019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百强、汽车工业整车二十强、零部件三十强企业名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汶璟、通讯员覃珊娜) 昨天,记者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获悉,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就业见习基地99家,今年1月至5月共发布就业见习岗位699个。
日报消息(记者罗秋振)上月底,总部位于美国的耐世特汽车系统(柳州)有限公司新工厂在柳东新区正式启用。今年上半年,越来越多的新项目落户我市,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送服务、送技术、送监管的‘三送’服务,是最大限度缓解我市应急口罩等疫情防控物资供应紧张问题,加强医疗用品社会供给和为有效抗击疫情蔓延提供坚实物资保障的实干之举。”市市场监管局局长蒋为民说。
特别是我国作为“基建狂魔”,已经将高铁修到了国外,世界许多国家到中国学习高铁技术、高铁文化。“学高铁,到柳铁。”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黄慧妮)“通过‘桂惠贷’,公司获得了1800万元的资金支持,这笔款项对于我们犹如‘及时雨’,让我们及时完成了设备采购和原材料订购等工作,企业也顺利实现投产。”
、东风柳汽等企业积极“走出去”,不断完善向海产业链发展,让不沿边、不靠海的柳州企业,便捷入海、捷报频传:6月初,柳州五菱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把50辆新能源物流车交付给客户,将出口至法国、智利等国家。
截至2020年底我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0家,是2015年的3.9倍,科技型中小企业677家,17家企业进入广西创新百强榜。
今年的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多处提及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引起我市出席自治区两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热议。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5月25日,我市召开2023年5月份经济运行分析会,分析研究全市当前经济形势,进一步部署安排二季度经济工作。
昨日,记者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获悉,端午假日期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6.89万人次,同比增长126.81%;实现旅游消费7.05亿元,同比增长79.8%,假日经济保持高速增长。
我市获表扬的县区数量也是最多的。“2022年,我市新增上规入统工业企业161家,目前总量已达到1265家。”
日报消息(记者梁莎莎、通讯员娄万海)19日从国家税务总局柳州市税务局获悉,8月1日起,全市螺蛳粉制造企业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将实行核定扣除,此举可解决螺蛳粉行业农产品进项税额难以抵扣的难题,减轻螺蛳粉企业发展负担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