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5 10:57:07 中国科学报 作者: 陆琦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在此背景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取得明显成效,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能源种类累计装机规模均居世界首位,在能源结构中占比不断提升。
2019-09-23 08:32:47 央视网在20日下午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表示,目前正在研究“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将继续壮大清洁能源发展。
记者29日从国家能源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015万千瓦,突破3亿千瓦大关,较2016年底实现翻番,是2020年底欧盟风电总装机的1.4倍、是美国的2.6倍,已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根据原国家经贸委《关于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管理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经贸产业〔2001〕471号)、《摩托车生产准入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令第43号)等有关规定
2020-01-08 13:10:13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作为中国储能产业发展风向标,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主办的第九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简称“ESIE2020”)将于2020年4月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风电场升级改造及退役管理办法,老旧机组的升级改造及退役成为行业关注热点。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国家不强制老旧风场退役、鼓励升级改造,老旧风场重新焕发“第二春”。
自治区科技厅关于下达2024年第一批激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财政奖补专项资金的通知桂科计字〔2024〕9号各有关单位: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社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9
科技引领。把握国际国内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突出需求导向,在我市优势领域加大布局和支持力度,实现理论、方法、工具、系统等方面的应用,全面增强人工智能创新能力,加速构筑区域优势,实现科技引领发展。2.
自主研发是命脉此前,我国核电产业一直受制于人,设计自主化、材料国产化,以及关键设备配套方面都是核电产业的薄弱环节。2008年,“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启动,推动我国核电产业链从二代跨越到三代。
柳州市企事业法人单位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单独或与企业、高校、科研单位、行业协会等合作在国内外重点城市建设研发机构,通过项目吸引外地人才,共享科技创新资源,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促进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含柔性)和培育
根据中国信通院预计,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增加值)达到5080亿元,同比增长18%。人工智能不断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成为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新动能。
,加快培养储能领域“高精尖缺”人才,增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能力,以产教融合发展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制定了《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
关于转发《广西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柳科通〔2022〕29号各有关单位:为做好我市2022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现将《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截至2023年3月30日,晶科能源累计组件出货量达150GW,为全球首家突破150GW的光伏企业。产能均衡提升,一体化规模和效率持续提高。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