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19》预测,到2050年氢能在中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约为10%,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年经济产值超过10万亿元。
“我国氢能产业尚存在缺乏国家氢能战略、核心技术不足、氢能产品单一、技术标准与检测体系滞后等问题。”今年两会上,关于氢能的声音与去年相比更加务实与理性。
中方致力于同法方深化核能全产业链合作,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同法方在中法两国、第三方市场探讨开展新合作,加强核能基础和高新技术联合研发。
对传统油气企业来说,进军氢能领域优势何在?油企纷纷探路氢能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指出,我国是全球第一产氢大国,初步评估现有工业制氢产能为2500万吨/年。
已入选数字化转型资源池的企业(详见附件8),如具备人工智能相关服务能力,可继续申报“人工智能+制造”资源池。
西库斯特( Westküste )100项目的目标是研究和开发一种方法,利用海上风能生产绿色氢,并利用产生的余热和氧气。该项目的目的是使工业流程、航空、建筑和供暖在未来更加可持续。
2020-08-26 09:34:31 中国能源报 作者: 仲蕊 业内认为,无论电解水制氢还是工业副产氢,依靠单一路径的氢源远远满足不了未来发展所需,因此,未来的氢源供给应走分阶段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首届全球氢能产业价值创造(佛山)论坛将于11月10日,在广东佛山举行的202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期间召开。
2020-04-08 13:20:55 燕山石化疫情期间,国内氢能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开始涌现出一些突出的新成果。记者获悉,燕山石化北京冬奥会氢气新能源保供项目开始试生产,并于近日产出氢气。
而各地的氢能产业园也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浙江嘉兴和山东青岛更是规划了百亿级别投资的重大项目。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认为,目前我国氢能产业已经站立在风口,即将迎来爆发期。
今年以来,广西大力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一批企业凭借着新产品、新技术的突破,打开了广阔的市场销路。
另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计,到2050年,氢能及氢能技术相关产业链市场规模将超过2.5万亿美元。一时间,关于“氢能产业或将迎来大繁荣”的呼声此起彼伏。在资本市场上,氢能源概念股受到追捧,个股“沾氢就火”。
而氢能作为零碳的清洁能源(零碳氢特指绿氢),有多种生产方式,具备丰富的应用场景,发展氢能产业链对调整我国高碳排放的能源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