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以能源低碳化倒逼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系统性变革。我国能源禀赋、结构、生产、消费和技术现状,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基础和前提。
2021-07-02 10:32:14 光明网 作者: 林光耀 近日,通过上线“双碳地图”,浙江省杭州市实现了全市县镇碳排放“全景看 一网控”,为实施节能降碳,推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助力
节能减排成果显著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执行会长何文波指出,节能减排是钢铁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既是行业绿色发展的核心内涵,也是企业奠定生存基础、赢得市场竞争、谋划长远发展的具体抓手。
各县(区)、新区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有关企业:为加快我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推动关键技术产业化,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争创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做好培育工作,根据《柳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2月19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5部门印发《柳州市支持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九条措施(第一批)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通过支持关键技术创新、支持创新成果首试首用、
广西制造的首台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在优必选柳州智慧工厂下线零碳新能源智慧装备产业园柳工挖掘机智慧工厂鹏辉新能源电池生产线忙碌的生产现场北部生态新区一角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推进,柳州作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
“无形之手”助减排碳市场能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率实现碳减排,充分发挥价格发现作用在全国碳市场启动前,地方碳市场试点工作已开展了10年,推动了不少企业的绿色转型。
核心提示:《3060零碳生物质能发展潜力蓝皮书》显示,若结合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到2030年,我国利用生物质能将减碳超9亿吨,到2060年将减碳超20亿吨;同时生物质能还可实现负碳排放,助力环境修复。
2020-12-28 09:32:33 中国能源网12月27日,第六届中国工业大奖发布会在京召开,双良节能旗下的高端制造项目“智能化大型钢结构间接空冷系统”获得第六届中国工业大奖项目奖。
碳中和: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目前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正专注于发展碳捕捉技术,这是固碳的有效办法,但综合其收益与成本来看,并不值得广泛普及,当前我们不能盲目学习推广美国高成本、高耗能的碳捕捉技术,而是应该促进生物质自然碳捕集与封存发展
在数智化发展基础建设方面,突破一批医药工业数智化关键技术,制修订30项以上医药工业数智技术标准,在智能制药设备、检测仪器和制药工业软件等领域研发推广100款以上高性能产品;在数智化转型推广方面,打造100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罗妙报道摄影)近日,我市举办2025年“智赋柳企”专题培训,聚焦人工智能在工作中的应用,助力退役军人企业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近日,我市印发了《柳州市“人工智能+制造”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集》,55个案例涉及“链式”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汽车产业链、机械产业链、食品产业链等方面。
《若干措施》指出,一方面将引导银行机构积极保持汽车、机械、冶金、化工、轻工“五大”传统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不减,积极发放“技改贷”等“桂惠贷”系列产品,加大传统产业焕新发展信贷投放力度;另一方面将积极做好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等新兴产业的信贷投放
促进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在我区落地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来桂落户;围绕供给侧改革和本地区、本行业及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需要,组织与有关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开展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和对接活动;为本地区、本行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