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该《意见》,到2025年,各地基本建立起完善规范的地热能开发利用管理流程,全国地热能开发利用信息统计和监测体系基本完善,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比2020年增加50%,在资源条件好的地区建设一批地热能发电示范项目
岩土储能技术模拟含水层储能,冷热分区,具有进回水温差大、能效高,以及模块化、可扩展等特点,适合缺乏地下水资源地区的区域性大型冷热联供项目,与土壤源热泵系统相比较,岩土储能供冷效果好,有效解决能效衰减,大幅减少土地占用
2020-10-22 11:09:2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作为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近几年我市大力推动地热能供暖建设,这一清洁取暖方式在我市快速发展。
记者深入这里的供暖企业看到,供热设备已全面运转,让居民家里暖意浓浓。记者采访了解到,东北各地为保障今冬供暖安全,都做了一系列相关准备。“冬病夏治”,加强供暖设施维修。
会议由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暘主持。“长三角地区对冬季供暖的需求日益增加,地热能作为一种新型清洁供暖技术,正进入人们的视线。”
我国中深层地热利用主要用于供暖和温泉康养,且主要在北方地区应用,利用中深层地热制冷基本没有涉及。主要原因在于经济性和技术成熟度不够,且市场需求不充分。
(二)目标到2025年,各地基本建立起完善规范的地热能开发利用管理流程,全国地热能开发利用信息统计和监测体系基本完善,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比2020年增加50%,在资源条件好的地区建设一批地热能发电示范项目
2021-06-01 15:55:35 双良节能5月29日,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清洁供热产业委员会(CHIC)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清洁供热产业峰会”在北京开幕。
那么,关停之后,所涉地区是否将告别地热供暖,对于正致力打造国家级地热开发示范省的河北而言,接下来将如何部署工作?更加紧迫的是,地热开发涉及采暖民生,今冬各地后续采暖将如何接续,能否实现无缝衔接?
地热大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地热直接利用国家,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大型的公用建筑诸如机场、车站、体育设施、商场以及学校等,在民用住宅的应用比较少。
去年,我们紧紧依托智能热网,全面开展热网经济运行工作,降耗明显,成果喜人,仅热网侧就节约水、电、热成本合计2300余万元。”在金山热电供热分公司营业厅,供热分公司副总经理于丽军告诉记者。
2020-05-07 08:22:33 地热加从工业污水中提取热能,通过附近河流解决居民取暖,夏天的“热气”可以存放到冬天使用……这些曾是科幻故事中的场景,如今有望成为我们身边触手可及的现实。
但在清洁取暖的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天然气供应紧张、地方财政压力大等问题。来自河北建工集团的赵刚委员建议,加快推进“地热能+”新型供暖方式,做好冬季清洁取暖。
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副理事长刘荣在出席大会同期举办的“城市清洁供能·地热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表示,目前可再生能源在北京供热的比例非常低,占比为6.15%。
作为全球光热利用行业领军品牌,四季沐歌受邀参加本次展会,为参会嘉宾带来在清洁能源发电、热水、采暖、制冷等综合能源服务领域的解决方案。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