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4.42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297.66亿元,增长6.7%,其中工业增加值289.20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397.95亿元,增长3.0%。
统计数据显示,至2023年底,柳州产汽车累计出口量突破100万辆,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1—4月,柳产汽车整车出口6万辆,同比增长24.3%。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江宏坤)日前,记者从市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我市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扶持、项目激励“组合拳”,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提升行动,不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积极赋能产业焕新升级
记者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获悉:2021年光伏行业实现稳步增长,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分别达到50.5万吨、227吉瓦、198吉瓦、182吉瓦,这四个环节产值突破7500亿元。市场应用持续扩大。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8月14日,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我市12个项目晋级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暨2024年广西创新创业大赛产业复赛。
今年4月,上汽通用五菱累计出口汽车达100万辆/套,在104个国家与地区实现技术输出和产品投放;今年一季度,柳工集团海外业务总体营收增速达21%。
李平武是我市62.3万名技能人才之一,他的成长是我市坚持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的缩影。近年来,我市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着力培育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工程师和工匠人才,提升人才竞争力,凝聚人才力量。
2020-12-14 08:13:58 人民日报 作者: 丁怡婷 记者从10日举办的2020年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年度大会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光伏应用市场稳步增长。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宋美玲)14日,记者从市水利局获悉,我市未来水利发展顶层设计和具体行动策划《柳州市水网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编制完成。
我市要加快打造木材加工产业名片,引导柳州家具、生态板企业向品牌型、总部型、创意型、服务型企业转型升级,促使企业从产业链的中低端向中高端迁移,使柳州成为全国杉木加工产业的总部基地和创意设计中心。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规划》为我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制造城提供多重保障措施,并提出我市将完善支撑体系,建设安全便捷的基础设施,在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建设方面发力。
光伏发电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人们提供清洁、低廉的能源,符合我国的发展理念,既能保护绿水青山又能得到金山银山。在产业链上下游,已经有不少公司看中这个领域的发展空间,加快了布局。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下发《关于公布2022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结果的通知》。我市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获认可。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解到,今年我市电商平稳发展,直播经济带动作用明显,不少柳州企业通过电商平台实现产品销往全国,特色“柳字号”商品受市场青睐,“老字号”品牌也展现出活力。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吴胜武表示, 2019年上半年,海外市场是中国光伏制造保持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下半年随着补贴项目、平价项目相继落地,国内市场有望恢复,预计2019年,中国的光伏制造业整体保持平稳增长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主办单位电话:0772-2827563
管理运维:柳州市北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