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5 13:23:04 地热能资讯独家专访近年来,我国地源热泵产业已走在了世界前列。在中国地热取得辉煌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几代地热工作者的努力和付出。
2020-05-08 09:40:37 光明日报 作者: 耿建扩 陈元秋 我国中深层地热资源“无泵式”开采关键技术获突破“地下超级锅炉”可发电供暖记者日前从河北省煤田地质局获悉
我国曾在当初实现地热发电初创战绩,但后来地热直接热利用为主流,尤其进入21世纪启动了地源热泵,地热利用获飞速发展,我国在地热直接利用上成为世界第一,而地热发电在走走停停中始终未见令人满意的业绩。
杨增夫介绍,浅层热能资源通常赋存在地下0-200米深度的土壤、地下水中,采用地源热泵技术提取热能对建筑物供暖和制冷;其中100米左右区域温度常年恒温18摄氏度左右,以水为载体转运地下恒温,可为地上建筑物提供制冷供暖
作为我国地热能领域的年度盛会,本届论坛以“新开局·新思路 助力30·60双碳目标”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促进我国地热产业高质量发展。
11月1日下午,“中国石化新星地热”在陕企业中石化新星地热陕西公司咸阳宝石佳苑、外滩一号等小区换热站阀门正式开启,晚上11点左右,家住外滩一号小区的业主陈先生家中地板已温热起来,“较去年提前供暖又提前了几天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罗妙报道摄影)近日,我市举办2025年“智赋柳企”专题培训,聚焦人工智能在工作中的应用,助力退役军人企业发展。
该装置借助等离子态高温能量,可以在深层地热探采过程中实现高效破硬岩钻井,目前国内还没有能够稳定运行的同类装置。新奥水蒸汽等离子炬在运行稳定性、功率范围、电极寿命等方面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提高集中供热热源清洁替代比例的同时,根据全市可再生能源的分布条件,推广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中深层地热等供热项目建设。对市政集中供热覆盖不到的地区,择优选择地热能供热、污水源供热等集中供热方式。
2020-04-30 07:57:16 经济日报 作者: 宋美倩 施疑 本报河北唐山4月29日电记者宋美倩、通讯员施疑从河北唐山召开的“超长重力热管开采干热岩热能关键技术突破及应用示范项目
在“集中攻关”部分提出,开展高温含水层储能和中深层岩土储能关键技术研究,实现余热废热的地下储能。这进一步明确了“地球充电/热宝”储能技术在我国的应用。
会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推动柳州市“专精特新”企业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有效衔接,提升企业资本运作能力。
2021年8月2日,陕西省西咸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为规范管理,全面推进新区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供热技术推广,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项目使用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供热技术推广工作的通知》,对全区正在实施且有条件恢复为干热岩供热项目加强整改落实
2020-08-05 11:16:45 中国能源报 作者: 齐琛冏 核心阅读中科院日前启动“长三角地区地热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研究”,以系统厘清地热资源家底、开发利用现状与需求
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干热岩试验性发电,从而为干热岩这一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10月8日,A股迎来国庆假期后首个交易日,A股三大股指收涨。其中,沪深两市成交额历史上首次突破3万亿元。我市上市企业表现如何?
本报记者 王佳丽 摄小区外的停车场里,有两口铁质井盖,外表如普通下水道井盖一般,通过其中一口井,1500米地下的地热能源经过专业设备抽提、取热,再通过另一口回灌井将取热后的尾水利用天然水头压力自然回灌,
2021年10月27日下午,地热加APP、《中国地热》记者从国家地热能中心第四届指导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获悉,截至2020 年底,我国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累计达到13.9亿平方米,稳居世界第一。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