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地层深处遍布坚硬的岩石,还有高温高压的极端环境,让入地比登天、下海更难。2008年,我国启动“地球深部探测专项”,拉开了中国“入地计划”的序幕。历时10余年,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大力推进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提高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达到70%以上,县城达到60%以上,关中地区要显著提高。
2020-04-07 15:08:03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4月1日上午10点38分,湖南核工业宏华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华公司)组织实施的我国首个核电站废旧金属熔炼项目热试一次成功,填补了国内人工核素污染金属循环再利用产业空白
发展地热产业,近中期须遵循热电并举,先热后电,综合利用,效率为先的总体发展思路,因地制宜推进水热型、浅层地热供暖制冷在全国范围的应用,有序推进滇藏地热带发展地热发电;中长期重点发展中低温地热和干热岩发电
5月28日上午9点,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国家地热能中心、中国矿业联合会地热开发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中国地源热泵产业联盟、北京中航环宇新能源研究院联合主办的
2020-03-18 13:24:11 地热能资讯近年来,陕西省不断加快推动地热能发展,2018年以来,当地政府出台了《关于申报中深层地热能建筑供热试点示范的通知》《关于发展地热能供热的实施意见
而类似这样的 “绿色能源岛”在山西综改示范区内,目前已建设起7座,实现地热能供热面积700万平方米。随着地热能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相关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山西省地热能供热有望迎来新的发展。
吉林油田主要油气生产区位于松辽盆地,地热资源丰富。以大情字区块为例,地热能有利面积为270平方千米,地热资源量0.66亿吨标煤,按0.15%可采率,每年地热能可采资源达9.9万吨标煤。
举办了地热开发百人论坛首届论坛——地热发电前景暨第五届中国中深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研讨会;夏热冬冷地区地热开发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海利丰•区域智慧能源清洁供暖(制冷)发展分论坛;CIGEE2020第七届中国国际地热能技术与装备展等
2020-11-06 14:31:55 地热能在线 作者: 董继田 11月5日, “中国石化新星地热”在陕企业绿源陕西公司的地热能供暖项目当天提前供暖,该项目为“陕西省中深层地热能供暖示范项目
“今年前5个月,企业产值增长了30%,其中也有海外业务。借助广西面向东盟的便利,我们正积极寻求更多与海外市场的链接,包括产品、产业链、教育等领域。”劳淞表示。
该实验室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主管,依托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院建设运行,共建单位包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市华清地热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等,研究方向为浅层地热能地质学理论及方法研究、
2020-09-03 09:03:05 中国能源报 作者: 仝晓波 齐琛冏 将于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下称《资源税法》),明确将地热列为能源矿产
2020-09-03 09:03:05 中国能源报 作者: 仝晓波 齐琛冏 将于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下称《资源税法》),明确将地热列为能源矿产
这是我国最大规模使用无干扰地热供热系统的项目,为这项清洁能源的推广提供了新的探索。作为一种分布式、“零排放”、无干扰的供热方式,无干扰地热供热系统正在陕西大力推广。
本次会议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曹耀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双明、中国科学院地热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庞忠和、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党委书记洪增林、中石化绿源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总地质师郭世炎等10名地热地质领域重要的专家、
地热能如何更好赋能农业食品价值?“西咸沣西能源·2022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地热高层论坛”将开设专题,探讨交流浅层地热能在农业食品领域的应用,包括地热农业项目,水产养殖,食品加工、冷藏等。
科技日报讯 (记者付毅飞)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获悉,该所近日在京完成了国内首次太赫兹轨道角动量的实时无线传输通信实验,将为我国6G通信技术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撑。
2019-06-17 08:37:53 中国科学报 作者: 李惠钰 我国城镇化建设正处于深入发展的关键期,推动新型城镇化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地热能在城镇供暖清洁化转型中大有可为
2020-07-24 11:19:51 地热加 作者: 代海雷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收关以及“十四五”规划谋篇布局之际,中国国际地源热泵高层论坛组委会牵头携手行业相关机构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