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我们需要 | 耗时 15 ms

平价上网发出重信号 光伏发电在布什么局?

以往光伏发电的电价主由三部分构成:即电网收购价+国家补贴+地方补贴(各地区不同)。数据显示,过去10年间,光伏业发电成本下降95%。

2019-10-09

四川电网用电负荷预计将突破4600万千瓦 电力供形势总体平衡

根据气象预测,省今年出现持续湿热天气概率较大,在持续高温和极端天气的双重夹击下,预计今夏四川电网最大用电负荷将突破4600万千瓦,同比增长约11%,最大日用电量达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12%。

2020-07-03

2018年国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及市场交易费用146.16亿元

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发展历程伴随着国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国电力辅助服务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无偿提供、计划补偿和市场化探索三个主阶段。

2019-06-26

硅片大降价,光伏装机爆发了?

从10月光伏装机数据看,整体表现平平,呈现旺季不旺的态势,主也是因为硅料的高价格对终端求造成了影响,部分项目选择延迟到明年装机。

2021-12-20

国首个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投产

2021-09-10 10:13:57 国资委   作者: 张思嘉  9月8日,由中国建材投资建设的国首个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在青海省西宁市投产。

2021-09-13

电动工具求高涨 国产圆柱电池“挺进”

2021年,全球小动力圆柱电池市场求激增,中国电池企业趁势而上。

2021-10-12

一季度收好官 二季度起步稳 市企业铆足干劲忙生产赶订单保交付

市高端装备制造及机器人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精细操作组装,确保产品品质。春光无限好,正是策马扬鞭时。

黄河流域治理有协同思维

2020-08-17 08:14:30 经济日报2019年9月份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指出,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更加注重保护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协同推进大治理

2020-08-17

2012-2021年市农村居民收入情况出炉 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增加逾万元

近年来,市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大农民劳动技能培训力度、促进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扶持农民以创业带动就业等,有力推动市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

关于征集2024年工业领域重大研发求的通知

、工程机械、动力装备、高端铝合金新材料、绿色化工新材料等五个产业领域重大研发求,有关求通知如下。

2023-11-10

知识产权与企业求联动打通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 打造地方特色 优势产业新增长极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江宏坤)22日,记者从市知识产权局了解到,市把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性资源和竞争力核心素作用,与产业发展实际、企业创新求融合,进一步打通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打造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新增长极

市今年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 8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近200亿元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江宏坤)昨日下午,市在北部生态新区举行2023年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暨优必选柳州机器人超级智慧工厂项目奠基仪式。本次集中开竣工的项目共80个,总投资近200亿元。

家电翻一番 家具逆势涨 前三季度市轻工业快速增长

10月21日,记者从市工信局和市统计局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市轻工业保持上涨势头,规模以上轻工业产值增长35.4%。

深度丨从制氢与氢能储运角度 看国氢能产业发展

国也在 “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 2025》、《国家创新驱 动发展战略纲》、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中明确将 “氢能与燃料电池”作为战略性新兴产 业和重点任务来大力发展。

2019-09-04

国内主氢储能示范工程汇总

11月13日,张家口200MW/800MWh 氢储能发电工程初步设计在中国石油管道设计大厦隆重举行专家评审会并顺利通过评审,标志着国氢能在大规模储能调峰应用场景迈出实质性一步。

2021-11-19

管建也管用,风光消纳责任再明确

但在失去中央财政补贴这一强有力的刺激手段后,如何确保可再生能源规模达到碳达峰、碳中和的求,这是下一阶段可再生能源政策重点解决的问题。

2021-03-08

李宁波:国地热能有望迎来井喷式发展

国地源热泵当前的发展速度已领跑世界。2010年,国浅层地热能年利用量已高居全球第二,2015年一跃成为世界浅层地热能利用量最大的国家。

2019-09-24

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求,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

2021-08-02

“弃风”预警解除后 甘肃又建新的风电大基地

依托兰州大学等省内高校及科研院所,深化省与东中部地区科技创新合作。加快建设榆中生态创新城。争取国家在省布局建设一批应用型本科高校、高水平高职院校。

2020-07-01

清华大学副教授赵明:生物质能是零碳排放和负碳排放途径的重载体

此次报告主围绕碳中和实现路径、生物质废物能源化潜力、富氢燃气化技术研究以及产业化探索展开。赵明指出,在实现碳中和的道路上,比欧美国家面临更大的挑战。

2021-08-23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