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为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着力推进 “ 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 全力保障我市民营企业人才用工需求,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就 业群体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经相关部门同意
近日,自治区党委改革办简报、广西改革微信公众号刊发文章《柳州市构建“融媒+”市场化发展之路破解传统媒体发展困局》,文章指出,自2022年4月成为全国首批市级融媒体中心试点城市以来,柳州市秉承“万物为媒、
《重点举措》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场监管制度建设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市场监管制度规则的新举措。
8月9日,记者从柳州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截至7月31日,柳州市实有企业数量10.5万多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28.37%,与去年同比增长3.09%。新《公司法》实施后,柳州市经营主体发展呈现量稳质升态势。
从15辆到100万辆,柳产车抢滩海外市场作为一座“汽车拉着跑”的城市,汽车产业是柳州第一大支柱产业。柳州与汽车的渊源,可追溯到1933年。
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在扩内需、促消费相关政策带动下,各地区、各领域不断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消费市场呈现持续恢复态势。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江宏坤)日前,记者从市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我市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扶持、项目激励“组合拳”,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提升行动,不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积极赋能产业焕新升级
对于我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制造城,《规划》提出了哪些保障措施?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宋美玲)14日,记者从市水利局获悉,我市未来水利发展顶层设计和具体行动策划《柳州市水网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编制完成。
【政策类型】行业性政策 【涉及税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优惠内容】 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关于申报2024年上半年柳州市钢铁产业节能减排奖励的通知 柳工信通〔2024〕60号 各城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有关企业:根据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柳州市推动钢铁产业绿色协同发展实施方案
在我市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等单位(以下称“用人单位”)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遵守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符合相应职称评审条件的,可按规定申报职称。
“柳州的城市气质和我的家乡很像,让我有一种亲近感。”5月7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教授、长江学者孙利民说,他已与柳州结缘超过20年。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市委书记张晓钦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壮传达2024年全区年中工作会议精神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传林、市政协主席陈鸿宁出席会议。
广西柳州市青山绿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山绿水公司”)紧紧抓住这一机遇,让酸品制作走进生产车间、走上生产线,并形成自主品牌,以特色小吃带动“舌尖经济”发展,年营业额超1000万元。
自治区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传林参加调研,防城港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袁煌一同调研。
新中国成立以来,柳州经历了“因林而立、因林而兴、因林而转”的发展历程,逐渐将林业加工产业发展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晚报讯 在第25个中国记者节即将到来之际,11月7日上午,自治区副主席,市委书记谭丕创到市融媒体中心走访调研,看望慰问一线新闻工作者,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新闻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福和诚挚的问候。
11月25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4年第7次专题学习集中研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努力打造更高水平的法治柳州
根据《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现将2024年度通过广西科学技术奖行业评审进入综合评审的176项成果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2月17日至2024年12月31日。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主办单位电话:0772-2827563
管理运维:柳州市北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