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想在海上乘风破浪的风 | 耗时 41 ms

关于印发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通知

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集聚柳州、南宁等地,初步形成以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汽通用五菱)、东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柳汽)、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汽车集团)等企业为主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及生产格局

实探重注下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销量下滑 行业正经历阵痛期

合肥销量大概70-80辆/月,而且每个月销量都增长。周末,我们就销售了20多辆,平均售价50万元左右。”

2020-06-11

逆境突围全力以“复”创佳绩——解读柳州将“解放思、担当实干”落实到复工复产中

疫情催生“宅经济”面前,我市老字号传统企业解放思,积极“触网”,通过互联网转型拓市。

柳汽商用车发布今年销量“战书” 锁定5.8万辆市场份额大于7%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梁莎莎)“今年将是东柳汽抢抓机遇,实现绝地反击关键之年。”2月8日,东柳汽柳召开商用车营销年会,发布了今年商用车销量“战书”——整车销量5.8万辆、市场份额大于7%!

氢能源利与弊!

我们对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依赖即将结束。由于世界油井预计将短短40年内枯竭,人们正争先恐后地寻找可再生能源,以维持我们汽车、家庭和企业运转,而不会坏我们环境。

2020-04-29

锂盐“赌局”下半场:透明成本下供需博弈

锂盐价格飙升过程中,锂盐企业扩产一直进行中,即便是此前一波极速下行后,仍有不少锂盐市公司官宣扩产动作。

2023-07-11

新能源车市场“蛋糕”怎么分?

“2022年前七个月,中国新能源用车全球新能源汽车占比已达60%。”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长期来看,我国已经新能源汽车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

2022-09-06

德国研发出新型电叶片巴沙木循环利用技术

2020-03-13 10:02:40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近日,德国弗劳恩霍夫木材研究所开发出一种新型木材循环利用技术,可回收废弃电叶片中巴沙木并加工成建筑物隔热材料。

2020-03-13

中建电力:让雷锋精神抗击疫情核电一线发光

按照中国人传统习俗,会选择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理发,寓意新一年从头开始一帆顺。

2020-03-02

万亿储能“掘金潮”

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方式普遍存间歇性、波动性问题,随着新能源发电方式占比进一步提升,如何保障电力供需双侧稳定性,已经成为当下及未来必须要克服难题,而储能是解决新能源发电方式下电力系统供需匹配和波动性难题关键

2022-06-27

中国锂电企业逻辑

2021-01-04 10:11:04 高工锂电   作者: 魏文柱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欧洲大展拳脚自然离不开其背后供应链支持,中国锂电供应链企业跟随出成为必然趋势

2021-01-04

占着全国储量第三地热资源,只搞温泉可惜了!

广东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调研发现,广东地热资源储量占全国10%,但开发总量92%用于温泉旅游,普遍存地热资源费严重等问题。

2021-09-03

电利用小时数创2013年来最高!2018年新能源发电量增长28.5%

,提出行业发展存主要问题,并进行了适度展望。

2019-06-18

能源局:2019年全国累计并网电容量达到21005万千瓦!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累计并网电容量达到21005万千瓦!

2020-01-21

美女掌门人带领500亿巨头闯关IPO,宁德时代对手来了!

走马任后,刘静瑜开始大力调整中航锂电业务发展方向,从过去商用车配套为主转向用车配套为主,并将产能重点放三元动力电池用车市场开拓,对提升中航锂电装机量和市场地位发挥了关键作用。

2022-01-06

BNEF修正了对全球储能投资预测

据BNEF估计,未来20年里,高达122倍固定式储能热潮将需要6620亿美元投资。2010-18年期间锂离子电池价格下降85%基础,锂离子电池价格还将进一步大幅下降。

2019-08-02

龙L2轻卡助力新能源物流发展达成五百辆年度战略合作

7月4日,东柳汽商用车数字化智能工厂交付了一批龙L2轻卡,均为新能源车型,这意味着东柳汽商用车新能源轻卡领域取得了新突

“集智造车”新势力引领新发展——从柳产车转型看智能未来发展新

这样机缘下,汽通用五菱与华为携手合作,各自擅长领域中开启智能网联新征程。“可以用三个‘全’概括,全域、全时、全生态。”

置身补贴红线外 新能源车“换电”经济账

2020-04-30 08:21:37 时代汽车周刊   作者: 刘洋 刘晓梦  多年扮演“试点”角色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利好政策开路下谋求局。

2020-04-30

高端对话:长三角氢能发展面临哪些亟待解决问题?

所以从科学意义和技术意义来讲,我们可以做到零碳制氢,追求回归大自然,从太阳能、能,水为载体,把氢用到日常交通发电,甚至是氢冶金,氢工业面去,这是我们目前一些事情。

2020-10-29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