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恒大新能源汽车计划3 | 耗时 41 ms

局势紧张,宁德时代或暂缓北美建电池厂

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美国众议院议长引发的紧张局势,中国电动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决定推迟宣布在北美建厂。据悉该工厂预投资数十亿美元,为特斯拉股份有限公司和福特公司供货。

2022-08-11
中小企业服务月|金融党建联盟赋<em>能</em>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小企业服务月|金融党建联盟赋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为实现政金企多方联动,切实解决我市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根据柳州市第十八届中小企业服务月工作,6月26日,2024年“桂在益企”政金企对接进园区(柳北区专场)活动暨柳州市金融党建联盟签约仪式在柳北区成功举办

实现配电物联网,看施耐德电气“创组合拳”

基建”赋电网建设,将促进配电物联网的发展。以充电桩为例,4月,国家电网宣布今年安排充电桩建设投资27亿元,增充电桩7.8万个,增建设规模同比增逾10倍。

2020-05-12

曾鸣:“十四五”电力规的综合发展探析

建设互联网,构建综合系统,推进综合服务,是发展综合的具体形式和建设一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也是全面推进革命的重战略支撑。

2020-06-19

锂电技术现“招”!混合锂金属电池超级工厂落地,通用、上、SK、天齐锂业等纷纷押注

同时,SES宣布正在上海嘉定建设全超级工厂,总面积达30000平方米,于2023年竣工,建成后产将达1GWh。

2021-11-08

芯片紧缺致停产,也要被“卡脖子”?

行业是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下一赛道,目前在全球属于相对具有竞争力的位置。因此芯片断供一事,再次成为舆论对于中国高科技产业安全讨论的焦点。

2020-12-07

南方电网公司召开电动服务业务专项推进会议

2020-03-13 09:14:04 南方电网报   作者: 彭文蕊  3月11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电动服务业务专项推进会议。

2020-03-13

小鹏Q3财报发布:首度实现毛利转正 交付量增266%

2020-11-13 09:33:24 第一电动网北京时间2020年11月12日(美国东部时间11月12日盘前),小鹏(NYSE:XPEV)公布了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2020财年第三季度未经审的财务数据

2020-11-13

比亚迪上半年销售15.46万辆 动力及储电池装机约12.71GWh

2021-07-06 10:10:42 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作者: 梁小婧  导读:今年上半年比亚迪销售15.46万辆,同比增长154.76%;动力电池及储电池装机总量约为

2021-07-07

电动召回事件引“热议” 软包电池遭遇“成长的烦恼”

据悉,长城欧拉IQ的电池供应商为孚科技,奇瑞艾瑞泽5e的电池供应商为捷威动力。吉林学青岛研究院副院长顾国洪告诉记者,“这两家动力电池供应商主要的产品为软包电池,说明软包电池的问题挺。”

2021-07-29

联合国启动行动促进可再生使用

联合国4日启动2025年前承诺促进行动,以促进可再生使用,到2025年实现再有5亿人获得电力供应,再有10亿人获得清洁烹饪解决方案。

2022-05-17

补贴逐步退出 技术创/提升辆性价比成破局关键

我国产业正处于“成长过渡期”,正在从政策导向向市场导向过渡,然而过渡期就一定会经历一定的阵痛,随着补贴加速退出,我国市场的高速增长已经告一段落。

2019-07-08

2019年中国消费者调研结果发布

2019-07-10 13:35:26 之家消费者如何看待?7月9日,2019年中国消费者调研结果与EV-TEST测评结果在云南昆明发布,此次调研共涉及53款型。

2019-07-10

国家级质监检验中心落户柳州

今报柳州讯(记者廖艳明 实习生龙雨 通讯员罗旭景)柳州是全国著名的城,在造的同时,如何更好地确保质量,并对其进行监督检验?为此,柳州正力建设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特斯拉频出事 自动驾驶前路几何

截图来:澳利亚《对话》网站 自动驾驶技术的6个等级。

2021-07-08

小米首期投资100亿布局电动 雷军兼任首席执行官

2021-03-31 08:30:30 浪财经   作者: 陈彦旭  小米入局造背后真正的动因是何?专家权威如何解读小米造性?

2021-03-31

再迎重磅文件 “光储充放”获力挺

《节技术路线图2.0》之后,短期内又一行业的重磅文件。

2020-11-04

谋变的心 从未停过——从年销量突破13万辆看东风柳乘用的成功之道

在东风柳总经理唐竞看来,从传统的硬件制造商向贴近用户的专业出行服务领导者转型,东风柳人谋变的心,从未停过,“我们有信心,乘用2025年实现年销量超30万辆!”

前7个月我国销量达319.4万辆,链智电助力产业加速

我国提出了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作为交通碳中和的关键一环 ,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

2022-08-31
返回顶部 关闭